强化道德建设 引领社会风尚
——我市深入推进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
今年5月以来,中央文明委部署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迅速组织实施。目前,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无名“托举哥”为救人牺牲、女警帮行乞老人穿衣服买面包、物业人员徒手接住坠楼女童……活动中,我市道德模范和好人不断涌现,为福州文明城市建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突出教育引导加强道德建设
在文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中,我市发动群众通过各种渠道推举诚实守信、讲究公德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开展学习评议活动,运用多种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道德建设比、学、赶、帮的热潮。
今年初以来,我市瞄准思想道德建设这一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领域,大力建设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的道德讲堂。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1月至今,超过200人次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走进全市960多个道德讲堂,形成道德模范辐射效应。
我市还注重把道德讲堂建设与破解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相结合,在机关、企业、行业、社区、村镇、学校、新市民等七大类讲堂基础上,锁定食品行业、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三个重点,有的放矢,矫正诚信缺失。自道德讲堂建设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处处可见善行善举,崇德尚善蔚然成风。
开展教育治理,道德教育是中心环节。各地积极推行诚实守信和讲究公德教育,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通过开设专题、专栏,制作标语、标牌,举办道德讲座、论坛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道德知识,普及道德规范,弘扬道德典型,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突出工作重点提高整治实效
8月20日上午,在中石化杨桥加油站,青年志愿者熊本奎冒着酷暑向来此加油的司机们发放文明行车宣传单和文明公约牌。当天,“福州首届车德月活动之加油站宣传活动”在全市10个中石化加油站点同时进行。
今年7月,我市启动首届“车德月”主题活动,开展拒绝车窗垃圾、不做远光“灯霸”、斑马线前文明礼让等活动,让广大车主积极自愿养成文明行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车德风尚。
这是顺应群众期待、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举措,也是道德建设的一项新探索。放眼榕城大地,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正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市商贸局建立肉品安全可追溯系统,严厉打击私宰违法行为,加大酒类流通执法检查,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违规收费问题。市交通运输委开展公交、出租车行业文明行车督导活动和“十佳公交车驾驶员”“十佳出租车驾驶员”评比活动等,进一步提升交通行业整体水平。市工商局努力打造“发布工商信息、公众沟通交流、接受群众监督、方便群众办事”四个平台。市质监部门定期将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等级评定情况作为日常监督管理信息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实现企业按信用分类监管。市卫生局大力推进食品安全和商贸诚信建设整治,抓好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致力建立肉品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
道德凝聚力量,文明传播希望。随着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的不断深入,崇德尚善蔚然成风,文明道德的旗帜在榕城处处飘扬。(记者 吕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