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135”之花开遍榕城
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我市从城市社区工作实际出发,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探索形成了“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这一模式,得到广大群众普遍认可,得到中央和省委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社区是社会的基石和载体,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135”模式,是新形势下我市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城市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总结。这一模式让社区党建工作有目标、有任务,普通党员有岗位、有责任,社区群众有义务、有作为,充分调动、有效激发了社区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社区工作的全面提升。
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得快不快、社会稳定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满不满意,都与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密切相关。当前,我们要切实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领导重要批示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增强抓基层、打基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全方位覆盖、高标准实施、重实效推进”的要求,确保“135”模式按时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落实。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政治、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不断强化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协调、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在居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要尊重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扬民主,完善居民自治,让社区居民真正成为社区的建设者、管理者和受益者。要紧紧抓住社区服务这个根本,扩大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改进服务手段,全面提升我市社区党建工作和服务管理水平。
抓基层打基础,要重在落实,务求实效。各级党委要把推广“135”模式作为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布局,坚持“书记抓、抓书记”,不断增强抓党建、促发展的整体合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要围绕确保在党的十八大之前“135”模式在全市475个社区全覆盖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扩大示范社区范围,努力把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与深化 “下解办促”和“三服务”活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督促指导,确保任务落实,为建设平安福州、和谐福州、幸福福州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通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让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是社区党建工作的永恒主题。基层党建的重要性在于此,基层党建的成效也在于此。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时不我待,抓紧抓实,让“135”之花开遍榕城,努力推动我市社区党建工作在全省走前头。(《福州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