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事业单位改革典型)

变“用钱养人”为“用钱办事”

2012-09-18 09:50:04来源:人民日报

      漫步福州闽江两岸,只见绿色长廊绵延。游人或漫步徐行、观花纳凉;或倚栏凝眸,赏江岸风光。眼前美景,让人难以想象数年前这里还是“雨天水洼路、晴天飞尘土”的“脏乱差”地带,是2000年11月开工建设的闽江公园彻底改变了江滨风貌。

  让人想不到的,还有公园的管理者。2001年7月,随着闽江公园投入使用,福州市闽江公园管理处成立。如今,管理处管辖闽江公园南北园、金山公园等8个公园,管理总面积约3175亩。“按照传统的管理方式,需配备管理、绿化、环卫、保安、经营服务等各类工作人员1400多人。”管理处主任李凡介绍,“但我们仅核定管理层人员编制70名,现有职工51人,平均每个园区不到10人。”

  51人管理3175亩公园,做好1400人的事,这看似不可能的任务,闽江公园管理处是如何完成的?这主要得益于福州市政府在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创新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强化其公益属性,变“用钱养人”为“用钱办事”,“实行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作业内容社会化,从而大大促进了公益事业的发展。”李凡给出答案。

  按照传统方式,管理处既要承担管理职能,也要承担具体作业内容,然而,在闽江公园管理处只设置办公室、财务科、劳工科、园容科、基建科、经营科等一室六科。“管理处不再处理作业层中的具体事务,避免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等问题。”李凡说。

  人员精减,素质却不能减。“管理处从主任到一般管理人员,一律实行竞聘上岗。”李凡介绍,目前管理处51名干部职工平均年龄不到35岁,其中党员24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10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74.5%, 中高级职称15人。

  管理层简化,作业内容交给市场,结果又是如何?李凡说,目前,公园的环卫保洁、绿化养管、安全保卫、经营服务等具体作业内容与管理层剥离后,一律实行市场化运作,通过招投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聘请专业公司承担。“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既能够充分利用社会上专业队伍的资源,提高作业质量,又能降低公园管理成本,节约管理经费,减轻财政负担。”

  然而,管养分离并不意味着公园管理处对作业层面不闻不问,“相反,我们更加严格地进行监督管理。”李凡说,以环卫为例,公园实行三年一期招标,合同一年一签。依据合同规定,公园管理处将依据制定好的标准对其工作进行评分,“连续三年高分,我们会延期一年合同。如果评分低于75分,我们则有可能单方面解除合同。”(记者 钟自炜)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