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理论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以民为本 以民为重 以民为先

——我市强化为民意识推进纠风专项治理工作

2012-09-20 09:36:59来源:福州日报

仓山区农民工子女摇号入学(资料图片)。记者 俞松 摄

      日前,李大爷在永辉超市购买了一块猪肉,在店内的查询机上输入“肉品质量追溯码”,随即肉的屠宰、批发、零售等信息显示在了屏幕上。“肉的出处一目了然,吃起来当然放心。”李大爷笑着说。目前,我市的肉品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已全面投入使用,消费者通过网络、12312电话、移动短信以及查询机等方式,可方便快捷查询到肉品的安全信息。

      不仅仅是食品安全,全市纠风工作按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提出的要强化为民意识,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重、以民为先的要求,将保障房建设分配、公平教育、强农惠农、医药购销等社会各界关注的民生热点作为纠风工作的重点,大力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工作,为优化我市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我市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有力保障。

      严把分配关 保障安居梦

      精装修,各种生活用具一应俱全,可“拎包入住”;社区绿化率达30%,公共配套设施完善,公交线路、购物商场、文体活动中心、幼儿园一个都不少……这可不是商品房,而是我市在建的远东丽景保障房项目,该项目建有24栋18~34层住宅楼,共6041套住宅,建成后将让我市不少住房困难群体圆安居梦。

      据了解,我市在建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151个、逾10万套,总建设面积近千万平方米。为严格纠正保障性住房建设、配置等环节的不正之风,保证保障房政策的落实高效公平,市纪检监察机关和市纠风办把监督检查工作贯穿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全过程,确保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在建设方面,积极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检查,今年初以来全市共约谈建设单位30家(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240份,发出工程质量问题联系单40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落实,严格的监管有力地促进了保障房建设有序进行。

      公平公正是保障性住房分配的生命线。为此,市纪检监察机关和市纠风办联合相关部门,采取“听、谈、查、访”的手段,深度排查、动态监管,不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配租配售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在对历年来的城区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家庭的收入状况进行复核排查时,发现涉嫌购房人家庭住房状况申报不实53户,涉嫌购房人家庭收入状况申报不实156户,市住房保障部门立即冻结这209户的经济适用住房产权,目前已发出取消住房保障资格决定书52份,收回经济适用住房10套。同时,对保障性住房分配过程中公职人员失职渎职行为,我市也予以坚决查处。去年以来,由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未认真履行审核职责,致使25户不符合条件的家庭购买了经济适用房、5户家庭重复享受国家住房保障优惠政策。目前,市纪委已对市房委办6名工作人员作出党政纪处理决定,对骗租骗购或为购房者提供虚假证明的7名人员责成有关单位作出处理决定。

      推进公平教育 杜绝乱收费

      “真没想到,错过报名时间,孩子还能读上书!”9月初,两名分别叫甘钰慧、甘玉娇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于学籍已从原学校转出,又错过我市学校招生报名时间,面临失学。在教育部门、学校社区的帮助下,她们最终顺利进入了达明小学。

      电脑派位确保公平、不收借读费减轻负担、评优评先与城里孩子一视同仁……我市高度重视来榕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工作,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各种优质服务,让农民工子女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教育。

      教育乱收费是不少家长头疼、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也是今年我市纠风工作的重点。针对个别民办学校、幼儿园存在违规提高收费标准、违反学生自愿原则开设兴趣班并收取费用、提前收取下学期保育费以及个别公立学校教师违规组织学生有偿补课等违规行为,市纪检监察机关和市纠风办联合市教育局等部门组成13个检查组,对174所学校开展监督检查,收费公示不规范、执行代收费程序不严格等问题已责令整改到位。同时,在教育局官方网站上公布教育乱收费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以接受社会监督。

      目前,我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对所有教育收费均实行校长收费公告制度,并设置“价格服务进校园”专栏。对所有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投诉电话进行公示,防止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等违规行为的发生。目前,我市在教育乱收费治理方面,群众的举报量明显下降、查处违规收费金额明显下降、查处乱收费违纪案件比例数明显下降,学校依法依规收费意识和人民群众对教育规范收费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用好扶贫资金 惠民减负担

      扶贫资金监管、惠农补贴发放、减轻农民负担……近年来,市纪检监察机关和市纠风办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资金补贴专款专用。

      对永泰县清凉镇村尾村村民陈新华来说,如今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原来,由于生产、生活困难,陈新华被列为扶贫济困春风行动对象,连续3年每年得到无偿帮扶款1800元,用于购买化肥、农药、种苗等农业生产资料。

      像陈新华这样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市、县各级财政每年都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扶持其发展生产。为了用好扶贫资金,市农办采取自下而上申报和推行公告公示制度,通过财政专户直接下达到县(市)区财政,最后通过农村金融机构直接发放到农户银行卡“一卡通”上,确保整个过程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市纪检监察机关和市纠风办联合相关部门建立了市扶贫专项资金监管工作协调小组,深入相关县(市)区检查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及成效。

      除了扶贫做“加法”,我市还积极为农民做“减法”。近年来,我市深化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重点选取群众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作为切入点,着力减轻农民负担。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连江县东岱镇蝉步村先后实施了蝉步河清淤驳岸工程、饮水工程改造、村路扩宽工程,使得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新农村景象欣欣向荣。

      目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初步形成了政府激励引导,农民筹资筹劳,社会捐资捐助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的新机制,密切了党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药品集中采购 缓解看病难

      最近,家住屏西新村的低保户李老伯可是遇到了件高兴事,降压药安内真从38.72元降到了10.97元,李老伯高兴得合不拢嘴。

    像安内真这种常用药的价格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降幅,离不开我市大力推行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市纪检监察机关和市纠风办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药品集中  采购的有效监督,落实有关部门在药品集中采购和流通环节中的监管责任。目前,福州市医院普遍实行药品集中采购制度。今年上半年全市卫生系统各单位集中采购招标药品总金额达8.35亿元,占医院用药总金额的91.2%以上,让利患者约2.2亿元。全市公立医院用药全部采购中标药品,严禁采购非中标药品;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全部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实现零差价销售,切实减轻了群众的用药负担。

      此外,我市还不断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努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全市医疗机构开展了“三改两推一评议”活动,即改善服务流程、服务环境、服务质量,推行预约诊疗和节假日门诊以及民主评议卫生行风活动,努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记者  黄戎杰  龚 莹  通讯员  林莺珍  何启钧)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