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活力之城 动感之城
——十六大以来福州体育事业大发展

2012-10-13 11:45:20来源:福州日报

广场公园随处可见健身的人群。记者  叶义斌  摄

    去体育场打球,到内河边的步行道散步,在社区或村里的健身器材安置点锻炼,已成为许多福州人休闲生活的一部分。十六大以来,我市不断完善体育设施,加快体育惠民工程建设,着力打造全民健身工程、百姓健康工程,让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实惠。

    全市现有体育场馆418个,全民健身活动点1330个,各级老体协组织2656个。全市2243个行政村已有2052个建有全民健身设施,覆盖率达91.5%,其中,晋安区、福清市、长乐市、闽侯县和连江县已经实现行政村全民健身设施全覆盖,福清市、长乐市和闽侯县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已开始向自然村延伸。全市经常参加健身活动的仅老年人就有40万人,约占全市老年人总数的一半以上。

    10年来,我市群众、竞技等体育事业实现跨越发展,福州已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动感之城。

      居民林依伯:

      家门口就能健身,真方便!

      每天7时,家住台江区上海街道的李吉人老人都会与妻子到白马河公园的健身器材上锻炼。“从我家到这里只需要步行两三分钟。”李吉人高兴地告诉记者,健身活动点、健身场所如今遍布福州的每个角落,随便走到哪里都可以锻炼,真的很方便。

      李吉人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我市在发展群众体育过程中舍得投入,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不断巩固和壮大群众体育阵地。不仅城里人切身感受到全民健身工程、百姓健康工程带来的便利,偏远山村的村民如今也与城里人一样,可在家门口健身。

      9月初,记者在闽侯县竹岐乡榕西村看到,几名村民正在前不久刚建好的2条健身路径上锻炼身体,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神情。

      我市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始于2001年,已连续11年被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2005年,我市投入近3000万元,建成1300多条健身路径,实现城区所有社区健身路径全覆盖。从2006年起,我市的全民健身工程建设重心开始由城市转向农村,全面启动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健身路径进村工程建设。市体育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我市先后投入4.8亿元,建设了2837条健身路径、38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活动中心、171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如今,我市已实现每个县(市)区都有1个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每个街道乡镇都有1个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所,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平方米。

      着眼筹办第八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创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的需要,我市今年上半年对全民健身体育设施空白村进行摸底,向省体育局申请到500个省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此外,我市还将建设3个乡镇农民体育活动中心、3个村级农民体育活动中心、10条登山健身步道和230条健身路径,优先满足体育设施空白村需求,确保年底实现全市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

      体育指导员林大姐:

      手把手教农民跳健身舞

      就在李依伯与妻子一起出门锻炼的时候,曾获得“全国群众喜爱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之星”称号的林玉平大姐,早就在仓山区东升村老体协的辅导站点里,手把手教农民跳起了健身舞。据了解,我市近万名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都和林玉平一样活跃在全市数千个晨练点的健身队伍中,指导市民掌握科学健身技能。

      每天早晨,榕城各大广场、公园等晨练点,都有市民在锻炼。傍晚,健身场所、健身馆挤满了前来锻炼的年轻市民。

      此外,各种全民健身活动和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10万人健步走、横渡闽江、海峡传统龙舟赛、8月8日全民健身日健身展示、社区运动会、全国登山健身大会暨海峡登山活动、市直机关运动会、海峡门球赛暨百队千场门球赛等,已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近年来,我市每年都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群众体育优秀组织奖”。“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市还连续两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去年,我市还被授予创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试点单位之一。

      老教练陈孝铭:

      竞技体育逐年上台阶

      昨日下午,在马江举重基地,市体工队副大队长兼举重队总教练陈孝铭正一丝不苟地组织40多名小选手练习举重。

      陈孝铭是福州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见证者之一。“福州竞技体育逐年上台阶,涌现了不少新人。”陈孝铭告诉记者,仅市举重队近10年来就涌现了张杰、李发彬等优秀运动员。

      十六大以来,我市为国家队和福建队输送了千余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包括游泳健将齐晖、蹦床世界冠军黄珊汕、男子举重世界纪录保持者张杰、女子沙滩排球选手薛晨、女排运动员徐云丽、女子跳高名将郑幸娟、女子体操新秀姚金男等。据不完全统计,经福州市培养和输送的运动员有24人次获得世界冠军,26人次获得亚洲冠军,50人次获得全国冠军,并有12人打破亚洲纪录。

      近年来,福州市竞技体育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第13届省运会上,我市选手获得243枚金牌;第14届省运会上,我市代表团取得268.5枚金牌的历史最好成绩,夺得金牌、奖牌、团体总分三项第一,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实现了体育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第6届城运会上,福州市体育代表团获得了18枚奖牌,在所有省会城市中排名第6位,在所有参赛城市中排名第8位。第7届城运会上,我市选手一举夺得6金8银5铜的好成绩,所获奖牌数为历届最多。北京奥运会上,我市6朵“金花”亮相赛场,摘得2枚铜牌。伦敦奥运会上,我市有7名选手参赛,除了获得1枚宝贵的银牌之外,还获得4个第4名,创下我市选手参赛人数最多、获奖人员最多、个人名次最高等多项纪录……(记者  曾建兵)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