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 “弯道超车”
——二论实施“3820”工程的经验和启示
福州实施 “3820”工程20年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以全局的眼光、宽广的视野抓住历史性发展机遇,取得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习近平同志在主政福州时曾形象地指出:“福州是充满机遇的地区,能快的就不要慢。这好比空中飞来一群大雁,我们良弓在手,贵在速发。”
机遇难得,发展机遇稍纵即逝。20年前,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福州抓住扩大开放的机遇,首创了国际招商月活动,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兴办各类投资区,赢得了发展的先机,驶上了经济发展的 “快车道”。如今,这一战略设想提出的指标、规划已如期实现。实践经验启示我们,务必培育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紧紧抓住并用好重大机遇。
当前,专家预测“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来临,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因经济危机处于 “弯道停车”。这既是中国“弯道超车”的战略契机,也是福州取得“弯道超车”的重大机遇。
抓住机遇,实现 “弯道超车”,要有胸怀全局的眼光。为“改变港澳粤台南中国海区域内我们处以 ‘后排就座’的状况”,20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抓住各个阶段的发展机遇,不断探索、变革、创新开放领域,提高福州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和国际竞争的能力。“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当前,福州面临着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西建设、支持平潭开放开发等重大历史机遇。同时,兄弟地区的发展也呈现你追我赶的竞争势头。抢抓发展机遇,就要树立全局意识,强化开放观念,“跳出福州看福州”“放眼世界谋福州”。否则,“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难得的重大机遇,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要求,围绕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龙头引领作用,进一步凝心聚力,着力赶、奋力超,努力实现 “弯道超车”。
抓住机遇,实现 “弯道超车”,要有抢抓机遇的意识。错过一次机遇,就会失去一个时代;抓住一次机遇,就会赢得一次跨越。20年前,福州紧跟改革开放的新浪潮,科学谋划了3年、8年、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步骤、布局、重点等,对世纪之交的福州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面对国际、国内、区域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既要善于发现机遇,又要及时抓住机遇,科学运用机遇,真正把机遇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的胜势。正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所说:“我们必须以全新的姿态去认真审视、慎重研判这种大趋势、大格局,既要看到趋紧的大环境,更要看到难得的大机遇,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弯道超车,跨越发展。”
抓住机遇,实现 “弯道超车”,要有科学谋划的能力。领导干部科学谋划的能力强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高不高。20年来,福州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着眼“海、空”港,建设“大都市圈”,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新空间、新领域,助力福州经济实现腾飞。当前经济形势又发生巨大变化,面对新形势,谁谋划得早一点、快一步、深一些,谁就能在转危为机、保增促调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这就需要我们站在更大的空间谋划发展,着眼更宽领域寻求突破,通过提升科学谋划素质能力,发挥区位优势,更好地发挥省会中心城市龙头引领作用;发挥政策优势,更好地构建大开放格局,推动持续开放;发挥海的优势,致力于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进一步崛起,进一步推动“海上福州”建设;发挥侨台优势,持续发挥人缘、地缘等优势,着力推动对台先行先试,深化榕台产业对接合作,引导海内外乡亲回乡投资兴业。还要强化战略思维锻炼,正确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等关系,懂得算大账、算总账、算长远账,切实把事情和问题放在大局中来考虑,不断提高科学谋划能力和水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市委、市政府以全局的眼光、宽广的视野,认真分析了福州的优势与短板,确立了建设“开放、文明、和谐、幸福”新福州的战略目标。我们要进一步借鉴、弘扬实施“3820”工程的宝贵经验,强化争先意识,抢抓机遇、苦干实干,奋力实现“弯道超车”,努力走出一条超常规前进、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福州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