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实事办实 好事办好
——三论实施“3820”工程的经验和启示

2012-10-25 09:58:40来源:福州日报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

      “3820”工程实施20周年,成果累累,福州经济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提高,可以说,“3820”工程就是一项地地道道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福州市民的“幸福工程”。

      20年前福州市制定并实施“3820”工程的时候,就明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820”工程深入实施20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兴办了400多件、3000多项好事、实事,城乡居民收入年均递增百分之十几,人均居住面积提高了20多平方米。就学、就业、就医等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有效解决,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长足进步。福州市民实实在在地共享到了发展的成果。

      蓝图既定,重在落实。为确保“3820”工程实施,市人大、市政府重新修订了福州 “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市辖13个县(市)区以及相关市直部门也分别调整了各自的发展规划,制订出措施,重点工程也列出每个时期的进展要求,从而使整个规划层层分解,真正落到实处,做到有目标、有督促、有检查,这一系列举措确保了“3820”各项工作的落实。

      上下同心,其利断金。“3820”工程的实施,离不开广大市民的支持。制定之后,市委要求各级迅速传达,把当前的机遇、困难、措施、办法以及每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告诉广大民众,把党委政府的决策与群众的意愿高度结合起来,从而得到最广大市民群众的支持,形成了巨大的发展合力。

      从谋划到决策到执行,无不是贯彻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走群众路线,并以机制强化落实,这就是“3820”工程能够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的成功经验。

      “3820”工程所提出的战略目标已圆满实现,这一战略思想所开启的发展征程还在继续。今后5年,福州市将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富民强市、和谐宜居进程,建设开放、文明、和谐、幸福的新福州。为完成这一目标,我们一定要秉承“3820”工程的战略精髓和经验启示,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发展之本、执政之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想方设法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就是要把群众利益放首位。我们要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亲人,顺应城乡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推动民生各项事业健康发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向基层和农村,在推动城乡统筹中不断加强和改善民生。

      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必须深入群众“接地气”。要按照新一届市委的决策部署,大力弘扬“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的优良传统,继续在全市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切实把服务送进千家万户,把为民举措落到实处。我们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实实在在的服务行动、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成效,取信于群众,取信于社会。

      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要真正解决问题,务求实效。在各项工作的执行中,要坚持现场办公、在基层一线解决问题,要有一抓到底的精神,要有明确可行的举措,要有层层落实的责任,要有监督考核的机制,才能保证工作落到实处。

      实事办实、好事办好,根本的检验标准就是群众满意不满意。我们的决策要民主化、透明化,让广大市民充分了解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与目标,从而赢得最广泛的拥护与支持,形成政通人和、团结一致的局面,凝聚成共谋发展的巨大力量。要通过一桩桩好事,一件件实事,向广大市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习近平同志考察福州时曾说:“福州是有福之州,福州人是有福之人,福州话说七遛八遛,不离福州,说明福州是个好地方,说明这个地方幸福指数高。我为福州更加光明灿烂的前景而期盼与祝福,衷心祝愿福州明天更美好。”我们相信,当明天有人问起“你幸福吗”,我们的市民一定能给出一个更自豪的回答。(《福州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