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20年的战略跨越

福州持续推进“3820”工程纪实

2012-10-31 16:24:07来源:福州日报

    编者按:10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在头版刊发文章,报道了历届福州市委市政府20年来坚定不移地实施“3820”工程,引领福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本报今日予以转载。

      20年前,福州市科学谋划了3年、8年、20年的发展战略(简称“3820”工程),为到2012年实现历史性跨越制定了战略目标。20年来,历届福州市委市政府持续推进这项工程,使宏伟设想变成了现实。

      如今,福州基本形成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20年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8%,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4%,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提升。

      规划引领发展方向

      位于闽江口的福州与台湾隔海相望,是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为贯彻小平同志南方讲话精神,1992年5月,福州市专门成立课题组开展发展战略研究。

      针对当时福州处于“后排就座”的实际,课题组赴发达地区学习取经,并广泛吸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十易其稿,最终出台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并在当年11月召开的市委六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审议通过。“3820”工程确定了福州市未来20年的发展目标,即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抓住机遇,用3年时间即到1995年使经济上一个大台阶,主要指标在199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实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第3个翻番,提前实现小康水平;力争用8年时间即到2000年,使全市城乡各项人均水平等主要指标达到国内先进城市的发展水平;用20年时间即2012年达到或接近亚洲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当时的平均发展水平。

      创造经得起检验的业绩

      正在福州举行的“宏伟的战略,跨越的足迹”——福州市“3820”工程20周年成就展上,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杨岳说,20年来,历届福州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3820”工程,使这一宏伟构想的战略目标顺利实现,战略布局基本形成,战略步骤和战略重点扎实推进,引领福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记者从翔实的数据和清晰的图表上看到,“3820”工程设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已顺利完成,有不少还高出设定目标。

      如今,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正崛起于海峡西岸,福州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福州市委政研室副主任王振松介绍说,20年来,福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民生建设成效显著,“科教兴市”“旅游强市”“海上福州”等发展战略顺利推进,引进了冠捷电子、中华映管、东南汽车、南方铝业等一批重大项目。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前期,即1990年~1995年的5年间,福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3.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2.2%,大大高出设定目标。

      凝聚力量再奋进

      2011年9月,福州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提出了今后5年的福州发展目标,确立了建设“开放、文明、和谐、幸福”新福州的定位。

      杨岳说,作为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福州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对外开放的大潮之中。

      王振松介绍,为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海上福州”建设,福州市将重点抓好规划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的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规划总面积约178平方公里的江阴海港新城建设,形成海洋开发新格局。

      目前,福州正大力推进规划总面积740平方公里的马尾新城建设,将马尾新城建设成为未来福州新城的核心区、先行区、示范区,促进福州“东扩南进、沿江向海”发展,真正把福州建设成为滨江滨海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华社记者 汤华 苏杰)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