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乡“距离”更近些
市人大代表积极为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言献策
城乡一体。
在加快建设幸福和谐的“有福之州”征程上,我市今年的一个工作重点是“力争农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
连日来,出席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们就此展开热烈讨论,并积极出谋划策。大家认为,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用城乡一体发展的新理念,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使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
城乡规划一体化
【观点提示】
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实现城乡资源的统筹安排和利用。抓好小城镇建设规划,合理编制和完善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加大县(市)区对口协作力度。
【代表献策】
加快福清、长乐、闽侯、连江等周边县(市)融入中心城市发展步伐,培育闽清、罗源、永泰等特色功能承载区。在福州大都市区建设中,我市正通过加大县(市)区对口协作,统筹城乡发展。
“有规划才有方向!要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就要做好相关规划。”长乐团代表黄秀平建议,我市应将城区与周围乡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为小城镇建设提供方向性的指引。同时对城乡的土地、农业资源等实施统筹安排、利用,以规划引领城乡建设、产业发展。
“‘同城化’发展要务实,不能形式上片面追求同城化。城镇化并不是要让农民都住进‘城市’,而是要与经济和文化实力相匹配,不要盲目发展。”闽侯团代表关瑞明建议闽侯要按自己的区位优势、产业特色进行规划建设,缩小平原山区差距。闽侯团代表施玉安建议,通过“以工补农”、“以平原补山区”,推动城乡协同发展。
其他团代表也分别就各县(市)如何更好地融入省会中心城市发展积极建言。
福清团代表张文胜建议,在规划建设福州大都市区的进程中,要把福清作为一个重点部位来进行开发,锻造省会中心城市的坚强南翼。
永泰团代表叶桂孝说,永泰县建设现代田园乡村条件好、有特色,如嵩口月洲、大洋下苏等都有很好的发展环境,建议列入市里统筹规划特色乡村发展。
闽清团代表姚朝响则希望市里将闽清作为“菜篮子”生产基地,促成龙头加工企业落户闽清,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城乡建设同步化
【观点提示】
按照统一规划、同步推进的要求,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辐射延伸,统筹城镇设施建设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和生活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加速农村基础设施与城镇的融合,夯实农村可持续发展基础。
【代表献策】
规划先行,建设紧随其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市将“进一步推进县(市)城关扩容提质、更新改造”。
与城市相比,农村的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成为城乡差距的焦点所在。代表们建议把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盘棋”来考虑,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辐射延伸,加速农村基础设施与城镇的融合。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应该将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突破口。”晋安团代表黄锋对加快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尤为关注。他说,农村相对落后的道路、水电等设施,既给村民生活带来不便,又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建议市里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城乡建设同步化,不仅要加快步伐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也要着眼于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乡镇、精品示范村。
罗源团代表易建勤建议,加快落实霍口畲乡到福州市区公路的建设,助推畲乡进一步挖掘少数民族资源,发展特色乡镇经济。
连江团代表刘麟翔建议,尽早设置绕城高速公路飞石互通口,同时将贵安收费站移到洋门,促进连江更好地融入福州大都市区,更好地发展贵安温泉旅游特色经济。
公共服务均等化
【观点提示】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速城乡医疗卫生对接融合;加快社会保障城乡对接;推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工作。
【代表献策】
“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除了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等要实现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是重要的一环。”与会人大代表如是说。
在代表们的眼中,公共服务不是一个抽象的词语,而是囊括了与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内容。“统筹城乡发展,把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加大力度帮助农村繁荣发展,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福清团代表陈建文说。
均衡分布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学校的差距,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台江团代表陈长钦建议,应鼓励重点学校兼并薄弱学校、强校带弱校,逐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如确因人力、财力方面的资源有限,可先选几所薄弱校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推广。
福清团韦艳等代表曾对基层农村“看病难”、医疗机构设施落后、基层卫生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展开专题调研。他们建议,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应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并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不断提升其服务能力。应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偿和监管机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进一步推动城乡卫生事业统筹发展。
农村社会保障也牵挂着代表们的心。福清团代表施生航建议,要统筹规划建设城区养老机构和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部门,加大对现有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解决当前规范的养老机构紧缺的问题。
乡村治理科学化
【观点提示】
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乡村治理机制。落实村民的参与权,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要让村民充分知情参与,接受村民监督。
【代表献策】
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乡村治理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村治理的进一步提升也吸引了广大代表的关注。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是实现乡村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代表们认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抓好乡村治理至关重要。
罗源团、永泰团等代表建议,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确保村级组织有序开展工作。
长乐团代表程小马建议,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我市可探索建立村干部职业、半职业化制度,鼓励更多的能人来到农村、留在农村。同时加大对乡村干部的政策、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力度,注重培养新型乡村干部,加快推进乡村经济社会提升发展。
闽侯团代表林夏珠建议,进一步加强村务村财公开力度,对村发展规划、村级财务收支、“一事一议”完成情况、农村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等应当公开的事项全部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监督。以农民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才能形成农民投身建设实践的内驱动力。
代表们认为,构建以农民为主体的积极参与机制,让农民真正地“动”起来,将会充分激发乡村社会内部的活力和创造力,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将不断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