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福州以“实力、美丽、幸福”三个关键词为导引,锁定加快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路径

“三个福州”再出发

2013-05-20 10:56:12来源:福建日报

海峡金融商务区加快建设。

福州行政服务中心建立“一条龙”服务。

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正在抓紧建设。

福州环西湖步行道旁花团锦簇。

      回首去岁,福州经济发展、美丽建设、民生保障,可圈可点:

  2012年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大关,闽江口南北两翼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占53.9%;内河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奋战900天”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启动;全市各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占总支出的71.3%,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都跑赢GDP增幅……

  瞩目当下,福州践行“马上就办”,提速发展,统筹城乡,改善民生:

  今年计划新培育一个千亿产业集群、3家百亿企业;启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旧屋区改造,三年完成247片、总面积1800多万平方米;全面推进城区内河截污和南台岛内河整治……

  更高起点再出发,福州以“实力、美丽、幸福”三个关键词为导引,锁定加快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路径。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打造实力福州、美丽福州、幸福福州,正成为传遍闽江两岸的时代脉动。

  实力福州 提速发展

  5月15日,长乐市滨海工业集中区。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内,二期项目建设热潮正酣。“预计明年上半年投产,年产值可达110亿元。”恒申董事长陈建龙告诉记者,整个项目分四期建设,总投资约100亿元,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60亿元,他们将成为全球锦纶6长丝、锦纶6切片年产量最大的企业。

  “北翼”有“巨无霸”,“南翼”也有“大块头”。

  走进福清江阴开发区,也是一派火热建设场景。目前,该区已签约项目100项,总投资1285.39亿元,其中,化工新材料专区签约项目6项,总投资达940.77亿元。东南电化、耀隆化工即将投产,天辰耀隆、中景石化科技园、巴陵石化己内酰胺等项目正在推进。再过三五年,江阴可望崛起超千亿元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紧紧抓住工业经济的“牛鼻子”,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不断壮大总量、增强实力,这是福州市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推进科学发展的最重要举措之一。

  2012年,“实力福州”再攀登: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03亿元,同比增长12%;财政总收入597.39亿元,同比增长18.1%;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大关,达6353.3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3.03亿元,同比增长11.6%;财政总收入158.92亿元,同比增长11.2%。

  不仅有量,更要有质。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纺织化纤等6个重点产业集群产值已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的90.3%,机械装备、纺织化纤、轻工食品等3个集群已形成千亿产业规模;涌现出金纶高纤、力恒集团等6家百亿企业。天辰耀隆、恒申合纤、宝钢德盛等24个单项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加快向“两翼”集聚。

  在调结构、转方式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现代服务业渐渐发力。去年,福州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935亿元,同比增长10.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8.9∶45.1∶46.0。新引进渣打银行、国开银行等4家金融机构,去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89亿元。

  增强实力的后劲在积蓄。福州“三维”对接成效明显,目前入库重点项目618项,总投资9800多亿元。继2011年签约21个央企项目,去年福州新签央企项目12项,总投资300.5亿元。目前,神华罗源湾煤港电一体化、中石油渤海装备福建钢管制造等 13个项目已动建,中化CPP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美丽福州 宜居宜业

  走进如今的晋安区王庄片区,原本连片的旧屋已经消失,一栋栋高楼正拔地而起。这是福州市迄今为止成片实施征收规模最大、涉拆群众最多的危旧房改造工程,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设26栋高层住宅、7334套安置房,今年底将陆续交房,涉拆的5万多名群众将乔迁新居,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让老城旧貌换新颜,让新城锦上添花。近年来,福州市按照提升老城、建设新城、城乡一体、同城联动的总体思路,深入实施“东扩南进、沿江向海”发展战略,着力提品位、抓统筹、拓空间,加快构建福州大都市区,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福州”。

  大手笔大气势,擦亮城市面容。去年9月,福州启动有史以来覆盖范围最广、力度最大的环境综合整治,力争大干900天,全面改善交通、景观、内河等环境,整治违法建设。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1.36亿元,取得阶段性成效。前不久,福州内河整治工程还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今年3月,福州又强力启动旧屋区改造,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城区247片,共1800多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今年计划改造116片、面积850万平方米,重点包括火车站周边区域、二环路等主干道两侧等。“我们早就盼望这一天啦,以后一家五口人就不用挤在一起了。”在鼓楼区洪山科技园区1号楼住了20多年的陈镇藩说。他家现住房虽有110平方米,但子女都已长大,住在一起不便。改造之后,他可以在就近的凤湖新城拿到两小套单元房。

  美丽需要绿色、生态支撑。去年以来,福州新建成城市绿道慢行系统20公里,新增城市公共绿地300万平方米。在北江滨,西起国光公园、东至西河游泳场,全长约1.6公里的闽江廊线绿道已经贯通,闽江风光尽收眼底。在南江滨,鼓山大桥下,总面积65万平方米的堤外公园即将建好,池塘湿地的“水生花”和“岸上花”彼此映衬,形成“水陆花海”的胜景。

  目前,福州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6%,绿地率37.1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3平方米,成为全国最“绿”的省会城市之一。在城区,出门步行500米便有公园或绿地。迈向“绿城、花城、水城”的福州,先后摘得最宜居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桂冠。

  幸福福州 给力民生

  福州坚持民生优先,全力为民解忧,打造“幸福福州”。2012年,全市各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292亿元,占总支出的71.3%;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2.9%、13.7%,增幅都跑赢GDP增幅。

  枝叶关情,福州改善民生之举有力、有效。去年,20件93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4.56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37万人,充分就业社区居全省首位;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连续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开工建设4.83万套保障房,基本建成3.43万套,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任务……

  从去年3月起,福州全面开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活动,引导各级干部重心向基层。市领导带头一线现场办公,各级各部门及时跟进。据统计,福州各级干部共下基层6.8万人次,协调解决困难问题5733个,化解矛盾纠纷2517个,今年初以来,全市各级信访事项受理量同比下降21.5%。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今年元月初召开的福州市人大会议上,22页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民生工作的安排就占了约四分之一篇幅,包括:全面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任务,新开工建设2.78万套保障性住房,全面推进城区内河截污和南台岛内河整治……

  马上就办,惠及民生,温暖民心。今年第一季度,福州民生工程战役累计完成投资45.7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6.9%,超过序时进度1.9个百分点。保障房建设,一季度开工率已达63.4%;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项目已动工15所,竣工6所;今年计划新建南江滨堤外公园、飞凤山奥体公园、城门山公园等五座公园,明年福州仅城区就拥有近60座公园……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保障让市民更幸福。有福之州正持续给力,要让“你幸福吗”获得掷地有声肯定的回答!(记者 段金柱)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