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涵养书卷气 凝聚正能量

——福州市党员干部读书活动座谈会发言摘要

2013-10-11 08:45:01来源:福州日报

    昨天上午,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和福州日报联合举办的党员干部读书活动座谈会在市委组织部举行。座谈会上,14名市县处级干部代表、读书征文活动作者代表和主体班次学员代表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学习的重要性”“应该如何学习”和“如何用好学习成果”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本报特辟专版,摘要刊登座谈会上的发言,以飨读者。

深读见益 养心兴业

福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 王 聪

      福州新区建设需要机关党员干部走前头、当先锋,我们要以一种刚性的要求,高觉悟、高素质、能办事、善攻关,努力做好新区建设工作,此中读书学习是我们工作兴业的法宝。

      习近平同志说:“读书学习水平,决定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我想,要担当建设福州新区的重任,机关干部要实现“五个化”,即在学习意识上强化,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要求、精神追求、工作责任和自觉的生活态度;在学习内容上实化,切实做到“电视新闻必看、主流报刊必阅、精典书籍必读、重要资料必摘、重要文件必读”;在学习形式上优化,注重依托新手段新媒体等为干部读书学习开辟平台;在学习考核上硬化,把学习能力、学习成效作为学习型党组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学习实践上融化,实现学以致用。

读书要眼到心到手到

市社科联主席、市社科联党组副书记 林 山

      读书是人生的重要需求,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更是如此。我的体会,读书就要“眼到、心到、手到”。

      “眼到”,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中,眼睛要经常用来读书,不是叶公好龙,不是附庸风雅;“眼到”还要有眼光,书海茫茫,时间有限,要根据个人兴趣和工作需要有选择、有目的地读书。

      “心到”则要求读书从感性到理性,从自发到自觉。用心读、用心思考,弄明白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书中的有用知识是什么,我们要吸收什么,而且要读得出来,不能只是跟着作者的思路走。

      最后是“手到”,要求读书从学习到实践,在实践中创新。过去读书是苦读,现在强调悦读,关键在学以致用。通过读书学习指导下的实践,有自豪感。如果能够有所创新,就有成就感。

不断学习才能胜任工作

鼓楼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 黄良平

      领导干部承担着“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肩负着“为官、造福”的重要使命,想准确认清发展大势、把握发展规律、统领发展全局、创造发展业绩,要读书学习;想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实现工作成效最大化,更需要读书学习。

      当前,福州正处在新区开发开放的新形势下,这对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新要求。只有把学习作为第一爱好,从思想源头上激发内在动力,及时纠正影响学习的错误观念,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中,我们要有科学的学习计划,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锲而不舍,日积月累,才能学有所成。

用刻苦学习筑“中国梦”

台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陈高英

      学习和“中国梦”之间有着天然的逻辑关系,因为,学习是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可以在工作中转化为绩效,绩效是拼筑“中国梦”的基本元素之一。

      然而,人类知识海洋中,书卷是人们获取知识最佳最便捷的途径,党员干部勤于读书学习的同时,还要善于读书学习,选择好的书读,采取好的读书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条件下获得更多有效知识,从而提高个人能力,再将能力运用于工作中,转化为惠民利民的优异绩效。

      每个党员干部工作成效高,就能带动他人,带动单位的工作绩效提高,每个地区、每个部门的工作绩效就高。从整个国家来看,发展就快,再加上道路的正确、理论的正确、制度的正确,也就是发展方向的正确,中国民族的复兴就指日可待。

重拾阅读的习惯

福清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张文胜

      凤凰卫视有一个节目叫《开卷八分钟》,虽然在相当长时间内没有得到广告赞助,但是凤凰卫视始终坚持着,它要告诉我们:开卷有益,请不要忽略阅读。

      年来,福清在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上不断探索前行,通过广泛开展领导干部读书月活动,实行干部菜单式选学和学时累计制,定期开设干部培训求是论坛等方式,积极引导领导干部在参加集中式学习的同时,强化个人阅读和自学能力。

      时代的变迁,多媒体多元化的发展,为我们阅读的方式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不论是星月下手捧书卷,于页边注记,还是利用身边的电子设备,于忙中偷闲轻点,只要能重拾阅读的习惯,都应是我们所倡导的。

读书应成为追求的“时尚”

永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 陈日官

      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读书应该成为党员干部追求的“时尚”。我认为,党员干部应该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安排读书学习,做到精通专业的,熟悉相关的,了解必需的。

      那么,选择什么样的书呢?首先要读马克思主义方面的理论书,比如《矛盾论》、《邓小平思想》、《科学发展观读本》等系列书籍,用以加强理论修养。其次,要坚持“三个尽量必读”,也就是每天的党报尽量必读,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每期党刊尽量必读,如《求是》、《党建》等;与工作有关的书籍尽量必读。从必读刊物中了解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寻找破解难题的方法。再次,要读古代历史名篇、当代名家名作、名刊杂志,通过读这些书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加强思想修养,培养道德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让读书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福州团市委副书记 林 巍

      记得1994年我在上海读大学时,在学校的教室、图书馆里经常看到许多白发老人在安静地看书,甚至公开课上也可以看到老人的身影,当时打心底佩服上海市民的学习热情。当地的同学自豪地说,上海汇聚了国内外数百万各类优秀人才,总有一天会再造上海滩的辉煌。果不其然,短短数年之后,上海浦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真的发展成为全国的龙头城市。从中不难发现,读书学习,需要一定的氛围。

      如今,我们每天都接触大量国内外资讯,学习大量各种文件,时刻感受到国际、国内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地方政府面临的新挑战。就我本人来说,也经常有一种知识恐慌感,感觉到补充新知识的迫切性。那么,如何消除这种恐慌感?唯有通过读书学习。相信通过不断学习,我们一定会抓住机遇,在福州市跨越发展中有所作为。

党员干部要作读书表率

福清市龙田镇镇长 严 凯

      乡镇党委作为最基层一级党委,是联系广大人民群众和我们党之间的第一道桥梁。因此,乡镇干部的知识水平与结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等对乡镇领导干部工作的成效起着关键作用。

      为一名基层干部,我深知广大基层的党员干部也是求学若渴。针对基层干部学习条件有限这一问题,希望上级部门多开展基层干部轮训工作,保障干部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时间,使学员能安心学习。市级中心组学习会的授课师资强,希望能组织一批优秀的师资队伍,到基层巡回授课,使更多的党员干部从中受益。基层单位缺少党员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希望上级部门能够提供帮助,使党员干部有较好的学习阅读场所。

读书以厚德为本

马尾《海峡时报》总编辑 冯秀彬

      读书以厚德为本。读《胡雪岩的启示》,让人感悟经商贵在商德,虽然胡雪岩也没读多少书,但他经商能做到“童叟无欺,货不二价”,以诚为本,帮助左宗棠筹集粮草,最终收复新疆。时至今日,他创办的胡庆余堂仍以医德为本,造福众生。

      厚德以自省为要。读书向先贤学习,主要是感悟他们的自省精神。譬如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家书之所以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其核心价值就在于自省。

      自省重在知行合一。学习了知识,对照省察了自己的行为,最后还要落实在做事上。事情办得合情、合理、合法,取得良好效果才是知行合一,否则便不是真知。王阳明要是只会写几篇文章,讲几堂课,不能放下教鞭拿起马鞭,而且战无不胜,也不能称为圣人。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与天地合德,与万物一体。

读书应是一种组织行为

福清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叶友琛

      党员干部读书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读不读书,读什么书,直接关系到所在的群体是否能够产生力量,进而关系到所从事的事业的兴衰成败。这就是组织上为什么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推动干部群众读书的原因所在。所以,读书的本质是一种组织行为,并不单纯是个人的事情。

      读书的重点目标在于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看到本质,形成自己的见解、看法甚至智慧。

      读书的重要方法是以需求为中心的全面联系。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多读书才能更好为人民服务

福建海峡银行福州六一支行行长 陈 灏

      鲁宾斯坦说过:“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同样,评价一级政府,要看这级政府有多少图书室和学习小组,要看有多少公务员在读书,读什么书,读了多少时间的书”。

      党员干部如果不读书学习或不善于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观念就会落后,能力就会退化,就会贻误发展、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因此,党员干部读书要有广泛性,多读书,广读书,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不断适应社会和群众的要求,才能适应变化着的工作岗位和环境,才能当好一名合格的干部。

读书是生活必需的营养

马尾区委组织部 梁志剑

      最近,从中央到地方,很多电视台都推出跟读书有关的“正能量”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开讲啦》、《百家讲坛》、《中国汉字书写大赛》,安徽卫视的《超级演说家》等。

      是的,读书是生活必需的营养。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工作之余不该沉迷于刷微博、聊微信、逛购物网站,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应努力在书中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多向领导、同事和群众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党性意识,增强业务本领。

      目前,福州新区建设在逐步推进中,这一新形势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素质能力、解决危机本领,我想从读书中吸收营养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基层干部要读好“三种书”

鼓楼区水部街道办事处主任 高 翔

      作为基层干部,我认为必须读好“三种书”。

      一是读好“有字之书”,善于向书本学习。多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多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的书,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和必备的经济、法律、社会管理等方面知识书籍,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二是要勤于思考,悟好“无字之书”,也就是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三是要勇于实践,用好“结合之书”。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具体工作中增强运用的能力,在运用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和思考能力,从而不断充实、提高、完善自己,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为推动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敢为、能为、有为”。

读书学习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闽侯县青口镇党委副书记 林 斌

      基层干部读书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虚实的关系。一些基层干部误以为谈读书学习是务虚,实际上,读书有利于工作目标的实现,我们一定要改变这种思维定式,善于在虚实之间寻找结合点。

      二是点面的关系。读书要注重宏观和微观的结合,对“点”上的知识,要在“精”上下功夫,对“面”上的知识,要在“全”上做文章,把学习的触角延伸到历史、科技、社会、法律、文学等领域。

      三是学用的关系。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学习中要防止表面化学习、盲目性学习、应付性学习,特别是要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基层的实践工作中,如征地拆迁、信访维稳、改善民生等工作实践,真正达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的目的。(记者 柳丹  整理)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