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发力强崛起
——福州市加快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综述之二
核心提示
去年8月召开的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吹响了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的冲锋号角。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如今的福州新区正全面发力,着力打造福州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努力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
300项、1000亿元,这是今年福州新区开发建设的重点项目数和总投资额;
2000家、3000亿元,这是建设中的东湖海西高新技术企业港可容纳的高新企业数和年产值;
276.7公里,这是今年将全面动建的滨海大通道,书写福州向海发展时代的交通大动脉总长;
……
大手笔规划、大气魄投入、大力度开发,用这三句话形容目前福州新区的开发建设一点也不为过。
项目支撑 挺起发展脊梁
新区建设,要靠产业支撑,依托项目驱动。
昔日荒芜的滩涂,如今将打造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基地。记者日前在连江可门工业园区看到,由申远新材料公司总投资400亿元的己内酰胺一体化项目,正在紧张地进行填方造地、软基处理等工程,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50亿元。
放眼福州新区,这样的产业神话在不断上演,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随处可见,一大批投资数额大、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产业“巨无霸”项目正快马加鞭建设中。
国内行业龙头的普天信息将布局海西的首站瞄准了马尾,投资30亿元打造的“中国下一代信息产业研发及生产南方基地”即将开工建设,年产值可达100亿元。
位于长乐的数字福建东湖海西高新技术企业港更是雄心勃勃,建设研发总部大楼、数字产业大楼、云计算中心等,可容纳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年产值3000亿元以上。
在福清,从今年起,核电项目将实现每年有一台机组发电,6台机组全面建成后,可实现年发电总量450亿千瓦时左右,将迸发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据统计,在今年市级重点项目480项、年度计划投资1601亿元中,福州新区的项目就占300项,年度计划投资达千亿元。
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在福州新区开发建设中,我市将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新区产业发展。未来,这千亿元的项目投资将撬动数倍、数十倍,甚至百倍的效益产出,成为福州新区强势崛起的动力源泉,打造实力福州的主力军。
重点突破 玉带串联珍珠
向海发展,一直是福州的梦想。正在建设中的滨海大通道犹如一条玉带,将引领着福州从滨江时代跨入滨海时代。
沿着迷人的海岸,行走在滨海大通道长乐澳松段,看海鸥翻飞、夕阳西下,听浪花翻滚、涛声拍岸,一派海景风光美不胜收。工程负责人表示,该路段采用双向八车道,城市一级主干道标准建设,7月将基本完成路基建设,年底建成通车。
面朝大海、连通内陆,总投资逾200亿元的滨海大通道是福州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头戏”。记者了解到,滨海大通道今年将实现全面动建,成为串联福州沿海深水外港、工业园区、滨海开发区和新兴城镇群的重要交通干道,观景“城市阳台”和致富康庄大道,打造福州向海发展的经济“大动脉”。
如果说滨海大通道是一条玉带,那么这条玉带串联的“珍珠”则是一座座正在开发建设中的现代化新城。
今年元旦,琅岐闽江大桥正式通车,拉开了琅岐岛大开发的序幕,这座福州新区沿江向海发展的“江海明珠”,将打造成以生态旅游、度假购物、健康养生、智慧创意、文化休闲等综合服务为主体,四季花团锦簇、瓜果飘香的国际生态旅游岛。
乘着福州新区建设的东风,马尾顺势而为、二次腾飞,积极从单纯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宜居宜业主城区转型,科立视触控屏二期、普天国脉、星海通信、飞毛腿电池等产业项目,东江滨公园,马尾体育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天马山休闲公园二期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将让马尾旧貌换新颜。
雏形初现的化工新材料专区、现代化的整车进口口岸……在南翼福清,一座海港新城的建设画卷正徐徐拉开帷幕。这里将以环福清湾、江阴湾为主要区域,推进港口、产业、城市联动发展,预计2020年初步形成海港新城框架,成为支撑福州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而作为空港所在地的长乐,目前正着力打造航空新城。未来,这里将汇聚航空优势资源,以临空经济区为重点,建设集航空产业产品研发与制造、通用航空运营与服务以及航空教育、博览、旅游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城区,海西面向国际的空中门户枢纽将在这里形成。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座座新城开发建设由点连片,将如众星拱月般布下福州新区这盘大棋的胜局,实现福州发展重心从闽江、乌龙江时代,向滨海时代的历史性跨越,真正建成名副其实的滨江滨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创新为道 激发发展动力
福州新区之“新”,不仅在于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战略,更在于发展理念之新、开放格局之新、运行体制之新,这些都为福州新区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体制机制的创新,带来的是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自主权。福州高新区在全市率先施行“政区合一”和“人权、事权、管理权”的三权合一,不仅规划面积扩大到约174平方公里,还拥有了独立的财政、工商、税务、规划等职权。“这大大增加了高新区吸纳高新产业的承载量,实现产业规划统筹布局、新老园区资源互补共享,从而促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有力助推我市经济转型发展。”园区负责人这样说。
除了体制的改革外,跳出行政区划的桎梏也是福州新区发展中的一大创新。马尾新城“跳出马尾”谋发展,将马尾快安、马江、亭江、琅岐,仓山城门及盖山,长乐营前、潭头、文岭、梅花,连江琯头、粗芦岛等片区纳入其中,实现区域联动、功能重构、品质提升、协调发展,再现闽江口地区价值。
福州新区的规划,更是横跨仓山区、马尾区、福清市、长乐市、连江县和罗源县等6个县(市)区,构建“一核(马尾新城)、两区(南翼发展区、北翼发展区)、三轴(福平综合发展轴、南翼区域拓展轴、北翼区域拓展轴)”的空间结构,形成沿江与沿海相得益彰、蓄势待发的空间发展格局,全力打造福州改革开放“排头兵”和“试验田”。
为撬动更多的发展资金,我市创新思路,巧妙运用公共财政“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安排预算资金48.02亿元用于新区重点项目建设,随时根据新区项目进展情况,在出现资金缺口时,及时通过融资、担保、国债等方式,募集各级各类资金,确保新区建设“不差钱”。
在开发模式上,我市正集中整合资源要素,大胆创新开发机制,不断强化服务保障,以市属“四大投”集团等为平台,鼓励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新区开发建设。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当前,福州正积极推动福州新区与厦门、平潭综合实验区联合申报自由贸易区工作,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将翻开崭新的一页,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将迎来新纪元。( 记者 黄戎杰 卓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