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向污染宣战共同守护“清新福州”

——纪念第43个世界环境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杨益民(二○一四年六月五日)

2014-06-06 09:04:57来源:福州日报

  今天是第43个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这一主题旨在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近年来,福州市牢固树立既要“百姓富”也要“生态美”的理念,大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突出问题,精心打造绿城、花城、水城,福州已成为全国最“绿”和空气质量最好的省会中心城市之一。2013年,福州森林覆盖率达55.3%,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分别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闽江河口湿地还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福州的生态环境尤其是福州的空气质量已经成为一块金字招牌,被誉为“有福之州”的“福气”。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向污染宣战,彰显了科学发展的理念、执政为民的情怀,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近期,国务院还印发了《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福建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州作为福建省省会,要在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中走前头、挑大梁,充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朝着建设国家生态市的目标大步迈进。

  一是要科学设立生态红线。要把生态红线作为限制开发利用的“高压线”,作为维护生态平衡的“安全线”,积极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加强分级管控,科学开发利用。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补偿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制度,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要深入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市)区、生态乡镇等活动,加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力度,筑牢绿色生态屏障,保护好福州的青山绿水,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二是要坚决守住环保底线。历史充分证明,绝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建设与发展必须要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牢牢守住环保底线,强化源头治理,促进科学发展、永续发展。特别是要把环境保护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要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要实施污染减排战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排放量。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低碳绿色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广泛推行清洁能源,实施清洁生产,鼓励运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产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三是要牢牢把握民生主线。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必须下大气力认真解决,切实让最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绿色福利。尤其要全面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认真实施区域大气联防联控,突出抓好市区机动车尾气污染整治,城区餐饮业油烟整治,重点行业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整治,城区扬尘污染整治,城区焚烧垃圾、大排档和烧烤摊整治等五个专项整治行动,切实保护好福州难得的清新空气,确保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位居全国前列。要继续推进闽江、敖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强化畜禽养殖、石板材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切实保障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要重视重金属、化学品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提升环境风险应急预警和处置能力。同时,要坚决打好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突出抓好内河整治、绿化提升及绿道、步行道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品质与品位,让福州城市更亮丽、环境更宜居、生活更舒适。

  向污染宣战,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让我们行动起来,携手向污染宣战,自觉践行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让海峡西岸的“有福之州”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城更美。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