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评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
不以GDP论英雄 闽清永泰该打什么牌
日前,我省将84个县(市、区)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4个类别,对列入限制开发区域的22个农产品主产区(闽清入选)和12个重点生态功能区(永泰入选),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考评,取消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考核。取消考核GDP,对于永泰县、闽清县意味着什么,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记者昨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永泰:生态资源能“生钱”
昨天中午,永泰县岭路乡潭后村的一家农家乐餐馆里,邱新丰与家人忙得不可开交。“每个周末,中餐和晚餐我都要烧二三十桌菜。国庆和春节等节假日根本忙不过来。”邱新丰乐呵呵地说。
福永高速、向莆铁路去年相继开通后,云顶、青云山等景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游客多了,邱新丰与他家附近的20多家农家乐餐馆生意火了,村民们收入翻番。
“生态美”带动“百姓富”,这点,永泰人感受最深。
以往,由于没有大型工业企业,永泰县GDP排名长期在福州市各县(市、区)后排就座。“取消对GDP的考核,不考工业规模考大气、不考企业税收考水质、不考工业总量考新型产业科技含量。考核标准改变后,有利于推动各乡镇因地制宜抓发展,也有利于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永泰县领导说。
近年来,永泰县加大生态环保考核力度,关闭7家污染企业,拒绝30多家污染企业落地。永泰因此“绿上加绿”:森林覆盖率达73.4%,全县绿化程度达92%,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一级标准,大樟溪城区段绝大部分指标均符合国家一级标准。2012年,永泰以22项指标全优的成绩成为福州第一个获命名的省级生态县。今年3月,永泰县通过国家相关部门验收,成为福建省第四个、福州市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在2011年和2012年的考核中,永泰摘掉“倒数”的帽子,走在全市前列。
永泰县领导表示,入选全省12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没了GDP考核压力,永泰县将抢抓历史机遇,持续走绿色崛起之路。
如今,永泰正结合山水生态资源优势,科学规划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自动化、文化创意、供水供电、旅游休闲度假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仅大樟溪畔的葛岭镇,就已引进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园、中海创科技园、海峡影视基地、万科城等高端项目,总投资达100多亿元。
资源优势如何转化为经济优势?永泰人正在积极探索这一课题。作为我市第三战略水源地的大樟溪,成为平潭综合实验区和闽侯、福清、长乐等县(市)的重要规划水源地。目前,大樟溪水权交易试点已提上议事日程,启动后可为永泰带来每年2亿元的财政收入。
闽清:现代农业有“钱途”
实行农业优先绩效考评,对全省农产品主生产区之一的闽清县来说,意义深远。闽清县领导认为,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后,各级干部将把精力放在发挥优势特色上,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雄江镇就根据山地优势,引导村民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我今后打算主打‘蓝天飞鸡’及鸡蛋、蜂蜜、茶油等特色农产品,打响品牌,同时发展以农业生产体验为主、休闲娱乐餐饮为辅的近郊休闲旅游。”闽清雄江明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国明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心满满地说。
明民公司位于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黄楮林温泉风景区附近,共承包开发上千亩山林,建设生态农业园区,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种养业。天然美味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和一流的休闲场地,不仅让省内外游客有了休闲度假好去处,也带动了当地200多名村民就业。
在闽清,像明民公司这样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共有21家。近年来,闽清县紧紧围绕打造“省会绿色食品供应基地”目标,立足山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上半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8.7亿元,比增4.3%。(记者 张铁国 通讯员 卢余清 邱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