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让道德引领社会风尚

我市实施道德建设工程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2014-09-04 10:20:49来源:福州日报

  道德,如一盏明灯,照亮前进之路,指引人们向着真、善、美,向着文明和谐的理想社会前行。

  近年来,市文明委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如今的榕城大地上,平凡善举不断涌现,争做好人蔚然成风,美丽福州处处绽放文明之花。

      凡人善举蔚然成风

  在榕城,一个普通农妇的故事,传遍了千家万户。

  2012年8月11日上午10时,连江县蓼沿乡仁坂村村民周英在村口等车,对面一个四岁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横穿马路,并没注意到一辆农用车正快速驶来。这是一段下坡路,看到10多米外突然蹿出的孩子,驾驶员慌了,想踩刹车,却踩到了油门。千钧一发之际,周英毫不犹豫地飞身向前,紧紧抱住惊呆的孩子,随即两人双双被撞出3米多远。孩子只擦破了点皮,周英却当场昏迷、头破血流。经过十几天的抢救,颅脑严重受伤的周英从昏迷中苏醒过来。经诊断,周英为“创伤性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并伴有智力下降等后遗症。

  周英的英勇事迹经媒体广为传播,无数读者为之动容,她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最美农妇”。

  “最美农妇”的事迹得以“红”遍各地饱受赞誉,印证了道德的巨大力量。一个个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用一颗颗朴实善良的心帮助他人,他们的模范事迹和高尚精神也感染了许多人。

  近年来,我市已有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1人荣获福建省道德模范称号、47人荣登“中国好人榜”、65人荣登“福建好人榜”。

      道德如水滋润人心

  近年来,一个又一个来自基层的道德楷模进入公众视野、散发出耀眼的道德光芒,为市民树立起新时期公民的精神标杆。我市广泛运用“福州好人大家评”、道德讲堂、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巡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这些道德楷模走到市民群众中,传播道德力量。

  在道德讲堂里,人们记住了照顾瘫痪妻子13年不离不弃的黄顺家,记住了经常插着输尿管、挂着盛尿袋、骑着电动助力垃圾车坚持上班19年的环卫工人冯昭兴……

  一场场生动感人的道德模范巡讲、巡演活动也在全市城乡广泛推开。市委文明办专门组织力量从福州市各级道德模范和已入选中国好人榜、福建好人榜的身边好人中选取创作原型,创排出闽剧小戏《父亲——黎本宣》、伬唱《拾金不昧好司机——连云凯》等一批优秀节目,用艺术的魅力传递着道德力量。据统计,我市已开展“道德模范故事汇”示范巡演12场,城乡基层巡演活动310场,受众近20万,有效传播了善行义举。

      市民素质稳步提升

  我市公民道德建设以其贴近性的活动和创新性的载体,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之余,更为提升市民参与文明城市建设的主动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的榕城,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志愿者”成为了荣誉的象征,弘扬奉献精神的志愿服务成为新时期道德实践的新形式。全市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涵盖扶贫帮困、助老助残、生态保护、大型活动、公益事业等多个领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道德建设,从小抓起。近年来,全市在各中小学校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组织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文明路上一起走”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与家长“讲礼仪,学谦恭;讲诚信,重承诺;讲节俭,倡养德”,在参与中共同提升道德素养。(记者 熊志敏/文 叶义斌/摄)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