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福州 共建共享
我市创新社会治理,将平安建设朝纵深推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创新社会治理”作出了部署,指出:“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那么,如何理解社会治理?如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近年来,我市着力于防控风险、服务发展和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将“平安福州”建设朝纵深推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落实责任确保稳定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
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综治工作。每年年初,市委主要领导、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与县(市)区党政领导签订综治责任书,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始终绷紧综治维稳这根弦,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把综治平安工作的各项部署和措施落到实处,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推进“平安福州”建设,努力为发展护航、为稳定尽责、为平安添彩,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福州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今年,市综治委下发《2016年综治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围绕“三化一龙头”“六个专项治理”等重点工作,明确职责任务,项目化推动各级各部门着力破解重点人群服务管理、重点行业监管等领域的短板问题。
经费要保障。市级财政统一标准安排综治业务经费,并安排平安建设专项经费,持续加大对网格化平台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等重点工作的经费保障力度,并计划专项资金用于智慧福州管理中心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
责任要落实。我市建立市综治督查督办制度,加大综治捆绑问责力度,今年已对6个乡镇(街道)及相关派出所进行了综治捆绑问责。
年初以来,根据上级部署,我市突出问题导向,统筹推动“六个专项治理”工作。着力破解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难题,切实保障寄递物流行业安全规范发展,源头防范电信诈骗犯罪,持续打好毒品问题专项整治攻坚战,坚决防止发生重大涉危案(事)件,有效遏制涉众型金融犯罪,集中精力解决法院“执行难”问题。
今年4月初,我市挂牌成立市反诈骗中心。公安、金融、电信等部门进驻中心,形成从接处警到涉案资金快速止付、冻结、案件查证打击一体化的反诈骗运行模式。中心成立后1个多月时间里,共成功止付641万余元,发现案件线索178条,成功防止13起诈骗案件发生,取得初步成效。
合力创建平安福州
今年3月19日14时许,正在师大公交车站附近巡逻的保安队员接到对湖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指令:“黑名单”上的扒窃嫌疑人出现!当该嫌疑人将手伸进一名女子外套口袋并掏出手机时,便衣民警和保安迅速合围,人赃俱获。随后,根据嫌疑人交代的情况,民警赶往广州,成功追回28部被盗手机。
这是对湖派出所“五微平台”之一的“微信守望平台”,利用首创的“微波视频监控”,提取辖区内盗窃案件嫌疑人的特征图像,并制成“黑名单”发送到平台上。一旦嫌疑人再次出现,值班的视频巡查员、路面执勤的民警和保安员、社区治安积极分子就可及时比对并预警,同时实施抓捕。
除了对湖派出所的无线微波视频监控系统,全市基层派出所和一线民警围绕辖区治安实际和巡防实战,创新运用各类科技“小利器”,拓展丰富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以“小安”保“大安”的目标。
去年6月,我市开始组建平安志愿者队伍。短短数月,形成一支近10万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晋安区还建立80个平安志愿者工作站点,将志愿帮扶、综治维稳工作延伸到周边主次干道、居住小区、商业网点和背街小巷。这些平安志愿者,为确保一方平安奔走不息,用忠诚和责任织成了一张大网,夯实了平安建设的基础。
今年,市综治办建立平安志愿者巡防分级管理工作机制,完善常态化工作机制,开展“福州市十佳平安志愿者评选活动”,网上公开评选出24名平安志愿者。
市委、市政府把平安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性工程来抓,深化新一轮“平安福州”建设,启动第三轮第二批平安县(市)区、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社区)创建工作。市直各综治成员单位以基层和行业系统创建为重点,坚持“抓系统带单位”,巩固平安医院、平安校园、平安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成果,进一步扩大平安创建覆盖面。
你我共享有福之州
今年1月21日下午,鼓楼区温泉司法所组织律师进河东社区开展“物权法”法律知识讲座,现场解答社区居民相关法律咨询。这是鼓楼区全面启动“律师进社区”活动的一个缩影。鼓楼区在69个定点社区服务点设置“律师进社区工作台”,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法律帮助。
近年来,我市打造公共法律服务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搭建覆盖150多个镇街、2000多个村(社区)的四级线下公共法律服务实体机构,组织引导全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群众就业、就医、就学、劳动权益保障、社会保障等提供优质便捷法律服务。同时,市司法局深度融合“互联网+”创新成果,通过12348语音呼叫平台等3个服务产品、1个大数据研判中心,让广大群众随时随地获得均等化、远程化、智能化的线上法律服务。
市公安局在深化公安改革中,创新打造群防群治新模式。仓山区金山派出所建立“1+3+X”微信防控工作机制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微信群中有民警、物业、保安巡逻队等300余人,共组织力量抓获犯罪嫌疑人91人。
马尾区利用天翼对讲机系统对讲、定位、移动轨迹查询等功能,实现治安巡逻队日常规范监管、合理调度布控,逐步实现治安防范专业化、职业化、信息化。罗源县碧里乡进一步完善政企民治安维稳联防联动机制,集合维稳工作队、村义务巡逻员、企业保安力量,做好应急处置、巡逻防范等工作。
市委领导历来重视网格化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推动我市网格化工作。市级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项目列入“智慧福州”顶层设计重点项目之一,明确首批数据汇聚部门,促进网格数据平台共建共享。
年初以来,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切实增强风险意识,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推动综治维稳工作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为实现“十三五”规划良好开局和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有福之州”将让身处这座城市的人们,更加从容和自信,生活更加美好。记者 程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