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种好梧桐树 凤凰自飞来 福州市持续改革创新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2018-09-17 09:54:19来源:福州日报电子版

晋安区行政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

1998年6月,福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累计约8.37万户;2008年,这一数量达16.15万户;2018年7月,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已达58.55万户……这组高速增长的数字背后,是福州市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不懈努力。

20年来,我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释放政策红利,营商环境大步迈向一流。如今在福州,“多跑路”的主体从办事人员变成了信息数据,企业办事“少跑腿”甚至“一趟不用跑”已成常态,这些改革为全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全面深化改革

市场主体持续激增

本月上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建行福州城东支行签署企业注册登记合作协议,并在该银行网点悬挂“企业注册便民服务点”牌匾。这意味着,到建行相关网点也可办理企业营业执照了。

将市场准入窗口进一步“下沉前移”,只是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举措之一。2012年以来,我市先后进行了六轮“放管服”改革,一口受理、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企业简易注销等一系列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纷纷落地,让来榕创业的投资者得到很大实惠。

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

数据显示,2011年,全市经工商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累计近21万户。而截至今年7月,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已激增到58.55万户。其中今年1月~7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7.29万户,同比增长10.63%。

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我市加快“放管服”改革。去年以来,进一步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在全省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和“减证便民”专项行动,荣获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奖、全国行政服务大厅典型案例“综合十佳”等荣誉,一大批政务服务创新在福州率先实现。

8月3日,仓山区24小时便民自助服务厅正式运行,市民可自助办理护照签注、发票领用、房产信息查询和登记等41项涉民涉企常用服务事项。“以前只能在工作时间到税务局大厅进行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现在随时都可办理,而且操作简单,真的很方便。”福建平菁动力有限公司办税人员赵先生说。

“目前,福州市级‘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事项达1433项,占比93%。其中,‘最多跑一趟’事项1163项,占比75.13%。”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频推惠企政策

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吸引投资者争相来榕。与此同时,我市接连出台惠企举措,助推在榕企业发展壮大。

去年2月16日,全市创新发展大会召开,发布了推动福州新一轮经济创新发展十项政策49条措施。这份“惠企大礼包”集合了经信、发改、金融、教育、人社、科技等多部门力量,一项项惠企举措,一笔笔真金白银,为企业注入发展活力。

今年6月,我市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3年行动方案,提出通过优化企业开办流程、提升企业开办速度、推进投资审批改革、提高财产登记效率等十大主要任务,努力营造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今年7月,《福州市2018年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的七项政策措施》出台,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改善营商环境、健全降成本工作配套措施等方面入手,围绕企业关心的用水、用电、用气、人力、资金等要素成本问题制定可操作、可落地的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

在市级层面密集出台惠企举措的同时,各县(市)区、各相关部门也争相出台配套政策,聚力为企业在榕发展描绘美好蓝图。

不仅如此,我市还通过市领导实地走访企业,召开全市重点企业“一企一议”协调会、推动政策

兑现落实汇报会等举措,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促进惠企政策尽早兑现落实。

福州用心打造的营商环境,赢得了投资者的高度认可。“从去年底第一次接洽,到今年6月公司正式运营,福州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了很多支持和帮助,不仅提供‘保姆式’服务,在人才引进、房租、税收等政策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令人印象深刻。”依图科技福建区域相关负责人朱玲说。

推进自贸改革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本月11日,一场“企业海外投资实务与推广技巧——高级研修培训班”活动在福州自贸片区马尾基金小镇举行。从最初的被“引进来”,到现在的“走出去”,许多企业在福州自贸片区发展得风生水起。

2015年4月2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正式挂牌运行。

责任编辑:林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