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老街巷 榕城添风采 3年内整治73条,其中14条本月完成
改造整治后的花巷
本报讯 为完善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织补重塑福州传统老街巷的空间网络格局,记者昨日从市规划局获悉,我市在五城区范围筛选出232条传统老街巷,纳入福州市传统老街巷保护名录库,对其分三级进行保护。按计划,至2020年,目前待保护与整治的73条传统老街巷将展露新颜。
据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老街巷是指福州建城伊始至新中国成立前这一历史时期内产生并形成的,能够反映居民生活方式,同时构成城市传统肌理,体现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特征的街道与巷弄。
该负责人说,经梳理,五城区有232条传统老街巷需进行科学保护、有序整治。其中,有154条已完成整治,加上5条保存较好的街巷未列入整治,剩余73条均被纳入2018年至2020年的整治计划。
该负责人介绍,这73条待保护与整治的老街巷鼓楼区27条,台江区24条,仓山区20条,马尾区2条。其中,14条传统老街巷保护与整治将在年内完成。
这232条传统老街巷将被纳入我市传统老街巷保护名录,对其分三级进行保护。
其中,一级保护范围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及历史建筑群范围内,总体风貌保持完好的传统老街巷。二级保护范围为历史城区中,总体历史风貌保持较好且尺度与空间基本上是历史存续的传统老街巷。三级保护为历史城区中,具有一定传统风貌、存有较丰富历史文化要素或具有一定历史风貌恢复潜力,在古城街巷格局中具有较为重要地位的较大尺度街巷与城市支路。
该负责人介绍,结合历史、现状、未来的发展要求,每条传统老街巷存在的问题都会详细诊断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并建立传统老街巷保护与整治项目库。我市还将选择熟区情、高水平的设计单位,按“一街一策”精细化、精准化、可实施的要求,对每条传统老街巷制定保护整治设计方案,建立设计方案库。
据该负责人介绍,整治将推进街巷空间的科学规范利用。(下转2版)
相关链接
73条待保护整治的老街巷
鼓楼区:新民路、鳌峰坊、大钟寺巷、虎节路(以上4条2018年底完成);中山路、赛月亭巷、能补天巷、城直街、城隍街、云步山巷、丽文坊、内九彩巷、尚方顶巷、孙老营巷、贤南路、五显巷、圣庙路、福涧街、织缎巷、北后街、北院巷、左营司巷、秘书横巷、医官巷、纱帽井巷、火巷里、高桥巷(以上23条2020年底前完成);
台江区:中平路、青年横路(以上2条2018年底完成);高顶路、琯后街、琯前街、打铁垱巷、打铁垱一弄、尾垱街、万寿一道、万寿二道、龙津一巷、龙津二巷、龙津一支巷、龙津二支巷、龙津街、小花园巷、路通街、湾里一弄、湾里二弄、湾里三弄、湾里四弄、妈祖巷、鹤存巷、鹤存支巷(以上22条2020年底前完成);
仓山区:塔亭路、上池弄、三门里、二门里、观音佛巷、席店弄、省新巷、万春巷(以上8条2018年底完成);上藤路、康山里、三一弄、积兴里、象山里、公园路、公园西路、东山里、巷下路、金峰里、立新路、居安里(以上12条2020年底前完成);
马尾区:马尾前街、联安支路(以上2条2020年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