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区发挥三大品牌优势 扎实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
2008-08-13 15:59:55
一、发挥文缘相承优势,打造寿山石文化品牌。寿山石一直以来深受台湾同胞的喜爱与追捧,台湾民间收藏的寿山石价值达数十亿元之巨,岛内经营寿山石的商号有1000多家,寿山石联谊社团组织有台湾印石学会、台湾篆刻学会等60多家。寿山石文化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往与合作的重要桥梁。晋安区近年来大力推动海峡两岸寿山石文化交流,2001年成立了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2005年10月,台湾印石艺术收藏协会暨两岸交流访问团一行20多人来晋安区,进行寿山石文化艺术的学术交流;2008年4月,“首届海峡两岸寿山石文化交流展”在北京开展,300余件寿山石雕精品在此次为期15天的展览中亮相;2008年6月19—31日,“海峡两岸寿山石文化书法精品展”汇集了海峡两岸200多位书法名家的近400幅作品,中华书法学会(台湾)理事长谢季芸率27位岛内知名书法家并带来了台湾书法界的116幅作品参展。
二、以宗亲文化为纽带,打造闽王历史文化品牌。晋安是闽越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2200多年前的闽越都城(冶城)遗址和闽王王审知陵园均在辖区。王审知后代后来从福建迁徙到台湾,台湾现有50多万王姓后裔,其中包括政商界知名人士王金平、王永庆等。近几年,晋安区积极弘扬闽王王审知文化,以宗亲文化为纽带,有效促进海峡两岸民间交往。 2007年1月9日,成立海峡两岸合办的首个文化研究机构——闽台王审知研究会。2007年4月,举办了两岸宗亲共祭闽王陵活动。近年来,先后有10多批、800多名岛内王氏宗亲前来闽王陵祭祀先祖。 2008年1月9日,晋安闽台王审知研究会等70多人组成开闽王神像巡游团,经厦金航线直航金门,进行为期四天的闽王金身巡安活动。台“立法院长”王金平亲自为闽王金身抬轿“护驾”,并祭祖敬献金牌。2008年4月18日,晋安区举办了首届闽王(王审知)文化节暨“海峡两岸共祭开闽王神像巡安大典”,来自海峡两岸的王氏宗亲代表及各界人士共1500多人聚集闽王陵园,共同祭祀先祖。
三、以民俗宗教为桥梁,打造白马尊王信仰文化品牌。相传闽越王郢第三子年少英勇,好骑白马,人称“白马三郎”,白马王信仰在马祖十分普及,信众几乎遍及全岛。晋安区鼓山镇鳝溪白马尊王庙始建于汉代,为白马尊王祖庭。2007年3月20日是白马尊王千秋圣诞,马祖白马王山陇境信众首次组团赴鼓山鳝溪白马尊王祖庙祭拜祖庭。2008年5月5日,300余名马祖东引境白马尊王信众也前往福州鳝溪祖庙朝拜。晋安区连续两年都举行盛大的接待仪式欢迎马祖乡亲回乡寻根祭祖。此项宗教交流,进一步加深马祖民众与祖地福州乡亲的情感。(中共晋安区委宣传部供稿)
二、以宗亲文化为纽带,打造闽王历史文化品牌。晋安是闽越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2200多年前的闽越都城(冶城)遗址和闽王王审知陵园均在辖区。王审知后代后来从福建迁徙到台湾,台湾现有50多万王姓后裔,其中包括政商界知名人士王金平、王永庆等。近几年,晋安区积极弘扬闽王王审知文化,以宗亲文化为纽带,有效促进海峡两岸民间交往。 2007年1月9日,成立海峡两岸合办的首个文化研究机构——闽台王审知研究会。2007年4月,举办了两岸宗亲共祭闽王陵活动。近年来,先后有10多批、800多名岛内王氏宗亲前来闽王陵祭祀先祖。 2008年1月9日,晋安闽台王审知研究会等70多人组成开闽王神像巡游团,经厦金航线直航金门,进行为期四天的闽王金身巡安活动。台“立法院长”王金平亲自为闽王金身抬轿“护驾”,并祭祖敬献金牌。2008年4月18日,晋安区举办了首届闽王(王审知)文化节暨“海峡两岸共祭开闽王神像巡安大典”,来自海峡两岸的王氏宗亲代表及各界人士共1500多人聚集闽王陵园,共同祭祀先祖。
三、以民俗宗教为桥梁,打造白马尊王信仰文化品牌。相传闽越王郢第三子年少英勇,好骑白马,人称“白马三郎”,白马王信仰在马祖十分普及,信众几乎遍及全岛。晋安区鼓山镇鳝溪白马尊王庙始建于汉代,为白马尊王祖庭。2007年3月20日是白马尊王千秋圣诞,马祖白马王山陇境信众首次组团赴鼓山鳝溪白马尊王祖庙祭拜祖庭。2008年5月5日,300余名马祖东引境白马尊王信众也前往福州鳝溪祖庙朝拜。晋安区连续两年都举行盛大的接待仪式欢迎马祖乡亲回乡寻根祭祖。此项宗教交流,进一步加深马祖民众与祖地福州乡亲的情感。(中共晋安区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肖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