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理论动态 >> 全国各地学习动态 >> 正文

长乐市抓住关键环节 打造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网络

2009-09-10 15:33:09
      近年来,长乐市注重坚持把学校、家庭、阵地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基础,紧紧抓住这三个关键环节,着力构建以学校为龙头、家庭为基础、阵地为平台的德育教育网络和运行机制,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一是以学校为龙头,扎实开展德育教育。专门制订下发了《中小学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在中小学校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制定了《长乐市中小学生十项诚信承诺》、《中小学生诚信档案卡》,建立起学生诚信档案制度。结合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加强国史、国情教育,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抓好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实行分类指导,对小学生的德育课以发现和观察身边的好人好事和先进人物事迹并学习发扬为着力点,培养儿童的纯真善良之心;在初中生中以探索问题,接触社会为着力点,培养良好的公民习惯;在高中生中以思考人生,理解社会为着力点,促使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生长。同时利用综合实践课时和机动课时,组织学生每学期至少观看一场电影和一场艺术演出、参观一次德育场馆、参加一次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在全市城区学校普遍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教育,积极推广长乐一中“心桥”咨询室和长乐侨中“蓝月湾心量社”经验,并逐步向农村学校延伸。积极开展“共享蓝天”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在各中小学校建立起由班主作、课任老师为主的“代管家长”队伍。目前全市共有290对留守儿童与爱心妈妈结对子,市鳌峰小学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称号。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诚信明礼我先行”小品话剧表演赛,诚信少年评选活动等。重视学校的特色德育发展,创建符合各校实际并且行之有效的校本德育,全市通过大力弘扬“大爱”精神,形成了让冰心的爱心在德育工作中永放光芒、南阳精神代代传等德育工作特色课题。长乐师范附小开展的“走进冰心、与爱同行”活动,入选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范例。
      二是以家庭为基础,抓好人生“第一课堂”。紧紧抓住家庭教育这一环节,以实施“家长教育工程”和“母亲素质工程”为载体,积极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让家长以文明的言行做好示范,让孩子从小在一个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家教咨询活动,有2000余名家长接受了家教新理念的培训。市妇联以“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为主题,重点宣传“为国教子,以德育儿”的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亲子观和成才观。全市各中小学校通过建立家校联系卡开展家校互动,开展了“孝心教育”、家庭“亲子”活动等,并通过邀请优秀家庭介绍经验,现身说法,增强了家教工作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起到了“教化一个孩子、感化一个家庭、净化一个社会”的作用。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文明户等创建活动中,开展爱心直通车、道德广告、家庭格言进楼群、家教咨询服务、“我与文明同行”、百名儿童生态行等活动。市妇联、教育、文体等部门通过开展“亲子体育比赛”、“家庭格言警句”征集、“家庭美德行为规范”征集等活动,吸引了广大青少年和家长的踊跃参与。以家庭作为社区小单元,通过联动家庭与社区,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发挥老干部、老教师、老劳模等传、帮、带作用,进社区开展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的巡回演讲报告活动。积极动员家长和青少年共同参与社区环境卫生保护区、花草绿地认养区、科普知识宣传区、社会实践活动区、扶老助残服务区等各项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既增长见识,又加深两代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开展 “社区家庭趣味体育运动会”,提倡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体验家庭团结和睦的力量。目前,全市涌现出三峰社区、航华社区等一批福州市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示范点。
      三是以阵地为平台,实现德育教育无缝链接。长乐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持“文化涵养发展”的治市理念,倾力引导和推动文化建设,各类文化软硬件建设全面提升,建成各类文化场馆近60个,这些文化场馆全面实行免费开放。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类文化场馆仅2008年至今就免费接待178000多人次,未成年人的比重占40%以上,各类文化场馆已经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第二课堂和学生精神生活的良好平台。在教育基地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冰心文学馆、中共福建南阳省委旧址等为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多方筹集社会资金新建了天文馆、进士馆、旅游馆、将军馆、东溪精舍等一批德育基地(正在建设中还有地球馆、清风馆、教育馆等),截止目前,各类教育基地已达60多家(其中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家(冰心文学馆)、省级国防教育基地2家、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家、福州市青少年德育基地6家),全市涵盖博物展览、革命历史、传统文化、展示成就在内的教育基地网络已基本形成。这些涵盖各门类的教育基地和人文场馆,着重把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于其中,并为未成年人开展参观活动提供义务讲解、演示等优质周到服务。与此同时,积极拓展社会劳动实践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各中小学校充分运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公民道德宣传日、重大历史纪念日、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以及夏令营、假期活动等,集中到社会实践基地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相继创设了“我行、我做、我感动”、“老少同行红色之旅”、“迎奥运、讲文明、争当海西建设小主人”等德育特色平台,广泛开展“知荣明耻、从我做起”、“心系祖国、情暖灾区”、“感受温暖、爱我长乐”、公交文明劝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道德实践活动,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实现了从课堂的灌输向耳濡目染的实践转变。同时还组织编辑出版了《大爱暖千秋》丛书、《长乐历史文化名人》丛书、《长乐乡土文化》、《中国长乐城市细节图文》丛书和《长乐进士》、《长乐人杰》、《长乐历代诗词赏析》等一系列富有长乐地域特色的文化书籍,对青少年认识家乡、热爱家乡起到了很好的感化和教育作用。 (中共长乐市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肖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