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市参加第六届全国公民道德论坛
2009-09-29 11:08:10
2009年9月21日至22日,长乐市受中央宣传部邀请参加第六届全国公民道德论坛并在会上作《突显乡土特色、坚持以文化人,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典型发言,深受主办单位和与会同志的一致好评。这是长乐市继2008年参加第五届全国公民道德论坛之后,连续第二年参加此全国性道德论坛,也是全国唯一上台作典型发言交流的县级市。
长乐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来来,长乐市注重深入挖掘并打造富有地方特色、饱含爱国爱乡情怀的“大爱暖千秋”城市文化品牌和“大爱开明,能拼会赢”的城市精神,建成了62家文化场馆和220多家文化主题公园。通过充分利用这些独具乡土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大力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五四三”工程,开展富有特色的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是多管齐下,采取“五个一”活动形式,即:每周一首的长乐原创歌曲推荐、每月一场的会堂文艺演出、每季一堂的吴航书院国学讲座、每年一次的民俗文化节、常年一项的以文明创建为龙头的“七城同建”,传导爱国主义教育内涵、传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二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实现文化内涵与精神培育的有机相融,做到“四个结合”――与党团队日活动相结合,让党、团员和青少年在参观游览中增强对祖国、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外宣传相结合,宣传家乡的建设成就,激发海内外长乐人投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热情;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夏令营、“红色之旅”、“两史一情”等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市民对党史国情的了解,培育爱党爱国情怀;与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相结合,开辟“郑和之旅”、“大爱之旅”等精品线路,把场馆作为重点推介景点,使基地教育从“等待守点式”向“开放普及式”方向发展。三是以弘扬“大爱”精神为载体,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和爱国情感,形成“三条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即:通过“关爱家乡生态”、“关爱外来工”和“母亲素质工程”等系列活动,教育市民推己及人,走一条从爱乡到爱国的爱与温暖之路;通过“感受温暖、爱我长乐”主题实践,广泛开展“读长乐历史、唱长乐歌曲、讲长乐故事”及组织“万人看长乐”等活动,引导社会各界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成就,走一条从爱乡到爱国的豪情回归之路;通过连续举办五届“郑和开洋节”等活动,艺术再现了郑和传播和平、勇立潮头的爱国壮举,从而激发海内外长乐人弘扬“大爱开明、能拼会赢”的城市精神,走一条从爱乡到爱国的创业奉献之路。(中共长乐市委宣传部供稿)
长乐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来来,长乐市注重深入挖掘并打造富有地方特色、饱含爱国爱乡情怀的“大爱暖千秋”城市文化品牌和“大爱开明,能拼会赢”的城市精神,建成了62家文化场馆和220多家文化主题公园。通过充分利用这些独具乡土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大力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五四三”工程,开展富有特色的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是多管齐下,采取“五个一”活动形式,即:每周一首的长乐原创歌曲推荐、每月一场的会堂文艺演出、每季一堂的吴航书院国学讲座、每年一次的民俗文化节、常年一项的以文明创建为龙头的“七城同建”,传导爱国主义教育内涵、传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二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实现文化内涵与精神培育的有机相融,做到“四个结合”――与党团队日活动相结合,让党、团员和青少年在参观游览中增强对祖国、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外宣传相结合,宣传家乡的建设成就,激发海内外长乐人投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热情;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夏令营、“红色之旅”、“两史一情”等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市民对党史国情的了解,培育爱党爱国情怀;与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相结合,开辟“郑和之旅”、“大爱之旅”等精品线路,把场馆作为重点推介景点,使基地教育从“等待守点式”向“开放普及式”方向发展。三是以弘扬“大爱”精神为载体,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和爱国情感,形成“三条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即:通过“关爱家乡生态”、“关爱外来工”和“母亲素质工程”等系列活动,教育市民推己及人,走一条从爱乡到爱国的爱与温暖之路;通过“感受温暖、爱我长乐”主题实践,广泛开展“读长乐历史、唱长乐歌曲、讲长乐故事”及组织“万人看长乐”等活动,引导社会各界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成就,走一条从爱乡到爱国的豪情回归之路;通过连续举办五届“郑和开洋节”等活动,艺术再现了郑和传播和平、勇立潮头的爱国壮举,从而激发海内外长乐人弘扬“大爱开明、能拼会赢”的城市精神,走一条从爱乡到爱国的创业奉献之路。(中共长乐市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肖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