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理论动态 >> 全国各地学习动态 >> 正文

晋安:打响三大文化品牌 促进两岸交流与合作

2009-11-24 10:01:35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实施,为进一步密切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寿山石文化、闽王文化和白马尊王文化作为晋安区三大对台文化品牌,迎来了发展新契机,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晋安区位于福州市区北部,是省会福州面积最大、最年轻的城区,素有“福州后花园”美称的北峰山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国石”第一候选石寿山石的产地,福建省唯一的帝王陵墓“闽王陵园”和始建于汉代的鳝溪白马尊王庙祖庭均在辖区内,孕育了当地特有的“寿山石文化”、“闽王文化”和“白马尊王文化”。近年来,晋安区积极整合三大涉台文化资源,加以保护、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五缘”优势,不断开展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拓宽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新领域,在海峡两岸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寿山石:两岸文缘相承
      寿山石,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独产于晋安区的北峰山区。寿山石素有“石之君子”“国之魂宝”的美誉,素有“天遗魁宝生闽中”之说。近年来,寿山石先后被确定为福建省“省石”,并被列为候选我国“国石”首位,同时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指定礼品,寿山石印章作为第100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国宾礼品。寿山石雕正式名列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晋安区也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寿山石)之乡”。
      台湾是寿山石最大的市场之一,其中以北部光华商场、建国玉市及南部十全玉市最为火热。据业内人士分析,至少有价值数十亿人民币的寿山石精品在台湾,而大陆创作的精品百分之六七十都在台湾。台湾知名的寿山石收藏家就有50多位,有台湾印石学会、台湾篆刻学会等60多家寿山石联谊社团社团组织。今年,两岸故宫博物院首度合办的雍正文物展,“为君难”寿山石螭钮长方印名列37件文物之中,可见台湾同胞对寿山石文化的热衷。每年一届的“海峡两岸寿山石文化交流展”,如今已成为两岸寿山石爱好者交流寿山石文化的盛会。众多台湾寿山石爱好者更是慕名前往晋安区的中国寿山石馆,深入产地一睹寿山石风采。
      寿山石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特殊载体,将搭建起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晋安区将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寿山石文化,深化两岸寿山石文化交流合作,继续办好每年一届的海峡两岸寿山石文化交流展,积极努力争取寿山石展早日在台湾举办,打响更强更大的两岸寿山石文化品牌。                                                                            
                                       闽王:两岸血缘相亲
      闽王,王审知,治闽其间,“宁为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实行保境安民政策,在他的精心治理下,使当时八闽大地出现了繁荣稳定的景象,被福建人民尊崇为“开闽第一人”、“八闽人祖”。至今,台湾地区许多市县均有王氏宗亲组织,台湾岛内的“三王”子孙宗亲约有五十万人,其中台“立法院”院长王金平系闽王第39传37世孙。
      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宗亲文化交流不绝于途。闽王文化作为两岸宗亲文化之一,在台湾高层受到认可和重视。近年来,已有10多批1000多名台湾王氏宗亲来闽王陵祭祀先祖,为闽王陵捐建牌坊。今年6月,晋安区组织闽王金身首度入台湾本岛巡安,台湾方面采取特事特办的方式批准入岛。活动更是得到了马英九先生的过问,连战、吴伯雄、王金平等台湾政要题词祝贺,王金平还亲自主持台中祭祀大典,台胞七千多人共祭闽王。这是《意见》实施后,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近年来,晋安区还举办两岸闽王文化节、闽王金身巡安金门等一系列两岸闽王文化交流活动,为今后两岸宗亲文化交流开拓了道路,提供了平台,积累了成功经验。
      闽王文化已成为海峡两岸宗亲联系亲情乡谊和民族感情的重要精神纽带。下一步,晋安区将加大闽王陵园的保护力度,积极为两岸闽王文化交流提供平台和创造条件,继续开展两岸闽王文化交流活动,努力争取筹办第二届闽王文化节,努力把闽王文化打造成为两岸宗亲文化交流品牌。
                                    白马尊王:两岸法缘相循
      白马尊王,据《汉书》记载,是越王勾践十六世孙驺寅,因好骑白马,人称“白马三郎”,正月十五为民除一吃人恶鳝而献身,乡人为感其无量功德在峡口立庙,朝夕奉祀。晋安区鼓山镇鳝溪白马尊王庙始建于汉代,为白马尊王祖庭,是福建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庙宇之一。随着白马尊王信众出洋足迹的延伸,白马尊王庙分灵分布海内外,其中马祖白马尊王庙是规模最大的分灵之一,信众几乎遍及全岛。
      闽台民间信仰同根同源,闽台民间崇祀已经成为闽台民间往来的一种重要形式。2007年3月20日是白马尊王千秋圣诞,马祖白马王山陇境信众首次组团三百余人到鳝溪白马尊王祖庙祭拜祖庭,马祖白马尊王信众祭祖团是“两马”直航交往以来马祖赴福州进行宗教交流的最大团体,开启了两岸白马尊王信仰交流先河。2008年5月,260余名马祖信众再次组织进香团,来到鳝溪白马尊王庙进香祭拜。
      下一步,晋安区将充分发挥鳝溪白马尊王庙作为白马尊王祖庭的优势,积极开展两岸白马尊王信仰交流活动,继续做好马祖白马尊王信众进香团赴鳝溪白马尊王祖庙进香的接待工作,把白马尊王信仰打造成为闽台民俗文化交流品牌。
      在《意见》出台之后,晋安区针对如何进一步深化两地关于寿山石文化、闽王文化和白马尊王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服务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的大局出发,立足当地寿山石、闽王陵园和白马尊王庙三大对台文化交流资源,以“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的要求,提升寿山石、闽王陵园和白马尊王庙对台交流功能与作用,挖掘和拓展“寿山石文化、闽王文化和白马尊王文化”两岸共同文化内涵,不断开展两岸民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大力打造具有浓郁晋安特色和对台影响力较强的文化交流品牌,努力把晋安建设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作者:中共晋安区委宣传部 郑宗灿 责任编辑:肖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