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理论动态 >> 全国各地学习动态 >> 正文

2009年长乐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亮点频出

2009-12-24 12:22:38
      2009年,长乐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领导、积极运作,各项工作呈现出积极向上、繁荣发展的态势。
      一是理论武装有声有色。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主线,大力实施金融危机下理论武装工作“书香工程、国学工程、提升工程、共享工程、示范工程”等五大工程,全市理论学习日趋常态化。以“理论下基层”为载体,积极探索科学理论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各级理论宣讲队伍深入基层向干部群众面对面解读、宣传政策450多(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达98500人次。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结合长乐实际,精心选题,开展调研工作,我部撰写了10余篇文章分别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海峡通讯》、《福建理论学习》等中央、省、福州市各类刊物上发表。同时加大舆情信息分析研判和报送力度,今年我部向省、福州市宣传部门报送舆情信息2624条,并由省宣选送中宣部1798条,报送和采用量均名列全国、全省和福州市前茅。
      二是文化建设繁荣发展。不断完善推进文化场馆、主题公园、健身路径、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民健身路径进村工程提前一年全部完成福州市下达的任务。我市构建半小时文化圈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编入中宣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100例》一书,在全国推介,文化工作在“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初评中名列全省第一。冰心文学馆列入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长乐市博物馆确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闽江口湿地公园获批国家级湿地公园,董奉山森林公园被列入国家级森林公园。院士馆、博物馆、南阳福建省委旧址等被列入福建省、福州市党史教育和德育基地。市图书馆实现全市人均一本书的目标,并顺利通过国家一级图书馆初评。
      三是文艺创作精品迭出。完成了《人文长乐》、《中国长乐吴航书院国学讲堂录》、《长乐科学家》、《治水女杰钱四娘》、《长乐乡土文化丛书》(一套18本)、《海军世家》等书籍的编撰出版工作。排演话剧《我的父母之乡》、闽剧《功德碑》等文艺精品。邀请省内知名作家、画家、摄影家走进长乐,创作《作家看长乐》、《丹青绘吴航》等作品。创作《长乐赋》并在《光明日报》刊出。我市参与摄制的电视剧《郑和下西洋》获得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新创作的闽剧《长乐公主》参加福建省第四届艺术节汇演,囊括剧目奖等七项大奖。历史剧《董奉传奇》获得“第六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铜奖。此外,全市体育武术类获国家级奖项21项,省级奖项2项,舞蹈类获省级奖项2项,书画类获省级奖项3项。
      四是道德建设成效显著。积极发现、培育、宣传弘扬“三平”精神的先进典型。我市金峰镇村民、2008年感动福建人物张爱清获全国第二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提名奖。桥里希望小学校长郑祖卫获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称号。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得到中央、省、福州市的好评,我市受中宣部邀请参加第六届全国公民道德论坛,并作为全国唯一县级市上台进行典型发言,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
      五是文明创建硕果累累。围绕创建全省文明城市的目标要求,通过切实有效的载体和手段,不断夯实文明城市创建基础,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营前街道海星村被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首占镇岱边村、漳港街道百户村被命名为“省级文明村”。长乐市国税局等16个单位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村镇、军民共建先进对子),长乐市委宣传部等57个单位被命名为福州市级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军民共建先进对子)。
      六是对外宣传有力有为。借助我市金峰村民张爱清获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提名奖、陈凯歌一行回乡省亲和电视连续剧《郑和下西洋》在央视的开播以及邀请中央电视台拍摄纪录片《走向海洋》,并通过邀请台湾中天电视台、《中国联合商报》、香港《文汇报》、“海西潮涌、福州先行”采风团来长乐采访等,全方位深入宣传长乐。邀请台湾高雄县鸟松乡参访团和台湾马祖民间参访团到长乐开展交流活动,对接做好马祖知名人士陈振清和陈雪生到我市鹤上镇开展民俗交流活动。我市旅美著名画家郑发祥应台湾邀请,在台湾举办 “梅开两岸——我爱梅花,更爱中华”大型书画艺术展。长乐市“爱之声”合唱团代表福州市3支代表队之一参加“相约台中”第二届海峡两岸合唱节比赛荣获金奖。(中共长乐市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肖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