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理论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理论动态 >> 全国各地学习动态 >> 正文

构建文化服务平台 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仓山区吴厝村新农村文化建设新举措

2010-01-05 11:55:27
      吴厝村在仓山区及螺洲镇领导精心指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本村文化阵地建设,紧紧围绕完善本村文化硬件设施建设,不断丰富文化服务载体,提升文化服务质量,逐步建立起符合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顺应了农民群众“求富、求知、求美、求乐”的文化需求。
      一、创办农家书屋,构建知识传播平台
      针对农民群众缺少学习交流平台,精神生活相对匮乏等问题,吴厝村参照现代图书馆模式创办了农家书屋,书屋设立综合借阅区、报刊文学阅览区等,并建立了借阅须知、图书管理员行为规范和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同时,这项惠民利民的举措也得到区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区计生局、区文化局及区民政局等部门援赠图书一千多册,书籍内容涵盖文化教育、社会科学、法律、科技、医药卫生、计划生育等各个方面,满足了农民群众的阅读需求。此外,为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功能和作用,将其打造成一个功能设施齐全、信息流通便利的综合图书馆,为增加本村农家书屋的藏书量,提升服务质量,吴厝村将筹划协调福建省图书馆,完善网络设施,建立图书管理软件,将本村申请成为省图书馆的驻村流通馆,协助办理书籍的续借归还等借阅手续。农家书屋的创办,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学习、获取知识的场所,激发了农民群众阅读的积极性,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开设电子阅览室,打造信息资源平台
      为加强本村信息化建设,有效拓宽农民知识面,培养农民的创新性,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吴厝村向区农办申请筹资购置多台电脑,添置桌椅,开通电信宽带互联网,建立了电子阅览室。该电子阅览室集上网浏览、学习、娱乐为一体,弥补了农家书屋资源有限的不足,功能强大、实用性强。同时,在服务管理方面,由本村选聘生先行对村年轻干部就计算机基础操作知识进行培训,以方便指导农民群众到电子阅览室上网学习。此外,为提升服务,几台电脑都先行保存了各类与“三农”问题相关的信息,包括农业科技、病虫防害、农村土地、特色农产品、农民工务工等。电子阅览室的建立为农民群众获取先进文化知识搭建了平台,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健康、便捷的网络文化服务,满足了农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推动了农村的信息化建设。
      三、建立多媒体教室,完善党员教育平台
      为创新农村党员教育,推动新农村建设,吴厝村致力于加强完善多媒体硬件设施建设,向区文化局申请筹资经费,为村委会添置了一套会议桌椅、液晶电视、影碟机等,配合电子阅览室的计算机资源,构建了多媒体教育平台。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的多媒体电化教育,促进农村党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员教育活动,丰富了党员教育的活动形式,提升了党员教育的活动质量,推动了基层农村的党建工作。
      吴厝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注重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今后,还将坚持不懈地引导我村群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先进文化植根于农村沃土,不断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共仓山区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肖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