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对福州传统花灯制灯业的现状表示担忧
2010-03-01 12:06:13
2010年福州元宵灯会,四场灯展联袂献展,让灯展规模创下新高, 据南后街元宵灯会指挥部统计,五天来五一广场和三坊七巷灯会共吸引200多万人次观灯。但在灯会火热、灯市火爆的背后,却是福州传统花灯制灯业的落寞, 业内预计,在今年福州元宵灯会期间,近十万件花灯销售带来的上百万销售额中,福州传统花灯充其量也就占市场15—20%的份额,反倒是来自广东、浙江一带的外来花灯占据了灯市主流。对此,一些本地群众及网友表示担忧。
针对这一现象,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陈章旺认为,灯会、灯市相辅相成,福州传统灯市的“复兴”,不仅需要创新制灯工艺,也需要灯会继续挖掘本土传统特色,创新充实文化内涵,以带动传统灯市。而福州传统花灯制灯艺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花灯项目传承人郑祥霖认为, 人少、地少、工艺落后,无法形成产业化,产量与收入不成正比,最终让福州传统花灯走到了生死边缘。据郑祥霖介绍,目前福州真正掌握制灯精髓的师傅也就五六个人,师傅间技术水平不均衡,导致个体化制作,各自为政,无法形成产业化生产,这些都制约福州制灯业的今后发展。有网友评论认为,过一个传统文化的元宵节,实际上就是欣赏了一部民俗百科全书,只有通过灯会,不断展现本土传统特色,才能带动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福州传统花灯走上复兴之路。(中共福州市委讲师团供稿)
针对这一现象,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陈章旺认为,灯会、灯市相辅相成,福州传统灯市的“复兴”,不仅需要创新制灯工艺,也需要灯会继续挖掘本土传统特色,创新充实文化内涵,以带动传统灯市。而福州传统花灯制灯艺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花灯项目传承人郑祥霖认为, 人少、地少、工艺落后,无法形成产业化,产量与收入不成正比,最终让福州传统花灯走到了生死边缘。据郑祥霖介绍,目前福州真正掌握制灯精髓的师傅也就五六个人,师傅间技术水平不均衡,导致个体化制作,各自为政,无法形成产业化生产,这些都制约福州制灯业的今后发展。有网友评论认为,过一个传统文化的元宵节,实际上就是欣赏了一部民俗百科全书,只有通过灯会,不断展现本土传统特色,才能带动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福州传统花灯走上复兴之路。(中共福州市委讲师团供稿)
责任编辑:肖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