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市图书馆文化信息共享 特色凸显
长乐市图书馆自2004年新馆正式开放以来,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建成一座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文献中心,而重点建设的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开始发挥成效,惠及普通市民。去年,该馆通过县市级国家一级图书馆验收。
作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县级支中心,长乐市图书馆主要通过卫星设备和互联网从国家中心下载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视频资源、文献资源,以及长乐市自制的地方文化视频资源为广大市民服务。
去年,图书馆接待读者29.2万多人次,外借图书17.8万多册次,有效读者证近1万本。同时建立了门户网站,下设12个图书分馆,19个图书流通点,实现网络化管理,为读者提供文献借阅、书目检索、电子阅读、信息咨询、网上续借、网上信息传递等服务。
目前,长乐市图书馆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软硬件配备已基本达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县县级中心标准配置的要求。同时,为了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化、数字化、资源共享化,满足网络时代读者的需求,长乐市财政又投入30万元,建立长乐市图书馆门户网站,购买同方知网有限公司的期刊报纸镜像数据库,存储空间已达23T,已配有8T的清华同方期刊报纸镜像数据库,3.6T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数字资源。
此外,长乐市图书馆充分发挥县级支中心在设备、人才上的优势,定期派技术员到各基层站点进行辅导培训,并送去文化信息资源材料;开展校园文化、军旅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如在寒暑假,图书馆联合教育局,将图书馆作为夏令营活动基地之一,播放“与法同行”、“青少年网络安全导航”等电视系列教育片,对青少年进行法制、安全教育;结合文化“三下乡”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带着电脑、投影仪等设备深入长乐市偏远乡村进行现场播放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视听节目,内容涉及计生、农业科技、卫生保健等。(中共长乐市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