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市图书馆着力优化提升服务读者能力
近年来,长乐市图书馆不断优化管理,使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图书馆接待能力也日趋加强。据统计,馆藏图书达68万册,年接待读者15万多人次,年外借10万多册次,成为一座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文献信息中心。日前,在“2010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志愿者行动——福建省基层公共图书馆馆长培训”闭幕授牌仪式上,长乐市图书馆获得“国家一级图书馆”荣誉牌匾。这是该馆先被授予“福建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单位”、“福州市文明单位”之后再获殊荣。
一是健全市镇村三级图书服务网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图书流通服务,建立图书馆分馆和图书流通点,全市共建成金峰镇分馆、73125部队分馆、力恒锦纶有限公司分馆、市武装部分馆、文献分馆、院士分馆、影视分馆、航海分馆、团市委音乐分馆、妇联分馆等13个图书馆分馆以及文武砂镇文化站图书室、吴航街道三峰社区图书室、航城街道洋屿村图书室、73301部队50分队图书室等25个图书流通点,初步形成市、镇、村三级图书服务网络,每年为各分馆、流通点轮换图书达5万多册。同时依托的资源和人力优势,建立下乡小分队,派出技术人员下乡辅导,每年不定期免费为各个分馆或流通点更换图书,以满足不同读者需求。
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读者活动。2008年以来,共举办各类读者活动、讲座报告会80场次,先后举办了“采购新书意见征求活动”、“读者座谈会”、“福建抗战宣传图片展”、“沙京人民1941年抗日斗争历史图片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图片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教育图片展”等,还举办专门针对全市中小学生的“创新作文谈”图书馆讲座。同时做好部队图书室藏书建设,加强对部队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交流工作,在部队开展各项读者活动,促进部队文化建设。在此基础上,还特别重视残障人服务工作,在市特校设立图书流通点,开展“关爱残障儿童”读者活动,定期送书上门。
三是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不断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强化服务,扎实抓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长乐市图书馆县级支中心建设。采用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含采编管理、典藏管理、流通管理、公告查询等子系统,实现了图书采购、编目、流通等业务自动化管理。先后投入资金上百万元完成馆内自动化建设,建立图书馆内部局域网并安装10M光纤和两台大型服务器,建成卫星接收小站、中心机房、电子阅览室和视听阅览室,并配有5名专兼职管理员和技术员,基本实现了接收、加工、发布视频资源和文献资源的功能。同时,建立图书馆门户网站,购买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的期刊报纸镜像数据库,有力地促进了图书资源的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