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动态与工作信息
(2011年第6期)
编者按: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理论教育讲师团于2003年初成立。几年来,他们坚持扎根基层、面向群众、贴近生活,较好地破解了理论进基层的难题。2007年3月获“厦门市第二届社区建设优秀创意”奖,2010年12月被厦门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授予“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2011年2月被福建省委讲师团授予“2010年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现将厦门市委讲师团关于嘉莲街道理论教育讲师团扎实做好基层理论教育工作的做法介绍刊发,供同志们借鉴参考。
嘉莲街道理论教育讲师团
扎实做好基层理论教育工作
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理论讲师团2003年初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扎根基层、面向群众、贴近生活,共开设65个宣讲课题、编写90余篇教案,在街道所属社区和有关单位巡回宣讲近400场,直接听众超过4万人次,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准”、讲“活”、讲“实”,受到社区党员群众欢迎,较好地破解了理论进基层的难题。
一、坚持搞好保障 注重把宣讲队伍建“强”
嘉莲街道理论教育讲师团之所以能开展好宣讲工作,得益于街道党工委的高度重视、正确引导和对讲师团工作的大力支持。一是建好队伍。党的创新理论如何进入社区、进入千家万户?如何使深奥的理论看得见、摸得着,让更多的基层干部群众掌握科学理论? 2003年初,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党工委针对基层日趋多元化的理论需求,创新理论教育组织形式,率先成立街道业余讲师团——嘉莲街道理论教育讲师团。业余讲师团充分挖掘社区的理论宣讲力量,把社区内资深的离退休党员、党务工作者、原国企单位领导、教师和法律工作者等人员组织起来,让生活于社区的理论骨干,深入社区用百姓的语言,讲社区百姓关心的事,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耳入脑入心,努力提高理论进基层的覆盖面和实效性。二是加强培训。选送讲师团成员参加省、市宣传部门、讲师团的相关会议和理论教育、先进事迹宣传报告会,适时邀请市级专家学者、市委讲师团授课指导,讲师团部分成员还参加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组织的集中备课,提高讲师团成员的理论水平。街道党工委书记还亲自参加讲师团年度工作会议并对讲师团工作给予指导,提出要求,使讲师团的宣讲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三是专项经费预算。每年安排专项预算经费,保障讲师团工作开支;为每位讲师团成员订阅了《人民日报》、《求是》、《领导文萃》、《福建日报》、《厦门日报》等10余种报刊及宣讲参考资料,使他们能及时了解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四是办理保险。为讲师团成员办理人身意外保险,保障他们在外出宣讲中的安全和医疗补助。
二、坚持正确导向 注重把理论讲“准”
嘉莲街道理论教育讲师团始终按照省、市、区委宣传部和街道党工委的部署要求,配合中心工作,每半年召开一次宣讲工作会议,并根据中央和省市精神,结合街道社区实际研究确定宣讲主题,布置宣讲任务,明确宣讲重点,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党的创新理论准确传播给社区党员群众。在时间中,他们跟踪群众关注的热点,群众关注什么就准备什么课,群众想听什么就讲好什么,注重宣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如2010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到福建、厦门考察,广大基层干部群众非常关心,讲师团成员废寝忘食、加班加点备课,迅速在社区开展了13场宣讲,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了总书记考察的情况和讲话精神,听后很受鼓舞。又如2009年国务院加快海西建设的新战略成为百姓关注热点,讲师团则开设了“海西建设”专题,结合省、市贯彻落实意见在社区党员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宣讲,为凝聚合力、加快推进海西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坚持灵活多样 注重把理论讲“活”
几年来,嘉莲街道理论教育讲师团不断创新理论教育方式,始终坚持社区理论教育要形式活泼,选准切入点,针对不同受众选择不同宣讲内容和方式。在时间上,针对宣讲对象有在职的党员干部,有离退休老同志,有非公企业年轻党员,有社区群众,他们分别把宣讲活动安排在白天、晚上或周末。在内容上,根据宣讲对象确定不同的主题:对社区离退休老同志的宣讲,侧重讲离退休人员的模范事迹,引导他们“离岗不离党”,学有榜样,发挥余热;对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中的年轻党员,则侧重革命传统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在形式上,力求多样,每次讲课后,经常留有时间让党员干部群众提问题,互相交流,甚至采取问答和讨论的形式活跃气氛,增强宣讲实效。如在未成年人中开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宣讲活动时,与社区学校联合,组织学生进社区体验“八荣八耻”等主题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更生动的体会;还通过在街道和社区网站开辟“网上党课理论教育”,方便一些经常出差在外或派驻外地的党员参加理论学习,多措并举地推进社区理论教育扎实开展。
四、坚持通俗易懂 注重把理论教育讲“实”
社区的理论教育怎样才有生命力和吸引力?这是基层业余讲师团所面对的共同难题。嘉莲街道理论教育讲师团首先解决听得懂的问题。社区人员文化层次复杂,针对一些老人听不懂普通话的情况,有的老师用闽南话宣讲理论,成为党在基层的理论翻译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就是解决听得明白的问题。嘉莲街道理论教育讲师团围绕宣讲课题,深入社区搞调研,听民意,坚持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与社区实际、群众生活结合起来,备一篇教案经常要花上十多天的时间,数易其稿,把枯燥的理论变成听得明白、可感知、群众能够接受的东西,使群众入耳入脑受到教育,提升了社区理论教育的实效。2009年,作为全市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单位,嘉莲街道理论教育讲师团既按照中央要求宣讲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原则、方法步骤等理论问题,更结合街道发展的实际,讲清楚街道科学发展带来的老百姓生活巨大变化等现实问题,在社区先后开展了17场宣讲,为街道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做了大量工作,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人民日报等17家中央媒体集中报道。(厦门市委讲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