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区道德讲堂用活“七字经”
晋安区以“讲”、“树”、“摄”、“比”、“训”、“教”、“演”这“七字经”推动“道德讲堂”建设,有效提升了市民的道德素质。
“讲”——邀请模范宣讲。选取先进典型、模范人物,如林春兰、刘用辉等全国道德模范,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讲述道德事迹,诠释道德内涵。
“树”——选树先进典型。选树一批事迹感人、贴近群众的平凡道德模范人物,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集中宣传。如西园村通过“七一”评选出的32名优秀共产党员,各自编写自己优秀典型事迹,整理装订成册,各自讲述自身感人故事,带动感悟身边先进人物的可贵精神和宝贵品质。
“摄”——以摄代讲。成立摄影采风队,用快门记录社会中的真善美,用一帧帧精美的图片打动人心,引导人们互助互爱、诚信经营,带动社会讲良心、讲道德、讲奉献。
“比”——开展读书、征文评比。以“书香工程”建设为契机,结合读书活动,推荐具有道德影响力、感染力的影片和名著,同时交流感想,开展征文评比,在看、读、思、写的过程中引发思考,启迪心智,促进道德素养的提升。
“训”——充实教育培训内容。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内容,纳入干部培训内容,拓展覆盖面,充分发挥培训主渠道在道德建设中的基础优势。
“教”——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各支部借助道德建设,大力开展《廉政准则》、“四个一律”等系列法律法规的学习,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制,不断拓宽全区道德建设的工作范畴,推动全区干群深刻思考,提升道德素养,自觉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演”——开展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充分利用学校、社区(乡镇)文化站、各级文明单位、文体演出单位等阵地,积极开展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7月以来,在全区开展了约70余场演出,通过寓教于乐,让人民群众切身感悟道德力量,践行道德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