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理论动态 >> 全国各地学习动态 >> 正文

“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青年学者论坛在京举行

2017-01-10 10:22:28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讯(光明日报记者张胜)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和学术交流,近日,马克思主义与全面依法治国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体授牌仪式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青年学者论坛在京举行。

  开幕式上,马克思主义与全面依法治国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胡明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协同体授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曹诗权为中国社科院辛向阳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邰丽华教授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

  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如何在马克思主义与全面依法治国协同创新中心发挥好作用、如何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曹诗权在讲话中提出:

  要进一步增强“举旗亮剑”的意识。应举马克思主义之旗,亮思想政治工作之剑;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旗,亮意识形态阵地之剑。要真正地使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成为“第一教育”“第一学科”“第一课程”“第一课堂”。从研究角度来讲,也应当是“第一课题”“第一项目”和“第一成果”,要让这种“第一意识”和“首位意识”贯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之中。

  要有开放合作、共建共享的意识。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发展的、开放的、全人类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要在协同创新中心这个大平台上多向兄弟院校学习,充分挖掘整合学创中心的各高校、研究所和各公安院校、公安机关的教学科研资源,加强与各协同单位的深度协同和合作,做到相互借鉴、优势互补,打造学术共同体。

  要有精品和智库意识。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研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研究,着力打造标志性成果和精品课程。另一方面,要有智库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法治国、公安党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等热点难点问题的创新研究,向社会提供优秀的、有影响的智库成果。

  要进一步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发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公安院校、公安队伍建设中的辐射、支撑和引领作用,将马克思主义与全面依法治国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和人才,向30多所公安院校,200多万公安民警和近6万个基层派出所延伸,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水平和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北京市教育工委会宣教处处长王达品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加入协同创新中心表示祝贺。他指出,公安大学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严格按照思政课建设标准进行建设,通过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融入到学生的血液里,有很多好经验、好做法。近年来,公安大学积极参加北京市教工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多次搭建首都高校、全国公安院校和公安机关交流研讨合作的平台。

  据胡明介绍,“马克思主义与全面依法治国”协同创新中心以服务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为导向,紧抓马克思主义与全面依法治国这一中心问题,以逻辑之维、历史之维、现实之维为线索,打造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思政课教学、智库咨询、宣教传播、国际交流、文献中心九大平台,汇聚京津冀地区乃至国外各种相关优势学术资源,力争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协同创新体。胡明表示,公安大学在实践教学、公安教育、党建研究等领域具有研究专长,可为中心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同日举行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青年学者论坛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部主任辛向阳教授作了“国家治理--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主题报告,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邰丽华教授作了“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与资本主义的替代逻辑”的专题辅导报告。来自公安院校和地方院校的50余名青年学者,分别从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与交流。

责任编辑:俞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