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理论阵地 >> 正文

福州市社科院近年来科研工作(课题研究)情况

2008-08-01 20:52:53
      2006年以来,市社科院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重大战略部署,针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学术研讨,取得丰硕成果,为福州四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1、开展文化强市和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2006年4月,我院与市委宣传部研究室配合,共同调查研究,完成了市政协交办的“壮大文化产业,建设海峡西岸重要文化产业基地”课题,并被编入市政协建设文化强市课题调研材料汇编,部分建议对策被吸收进市政协的提案。6—8月,我们又与市委宣传部研究室、市文化局组成课题组,历时两个多月,多次召开有关部门领导论证会和专家论证会,十易其稿,起草了《福州市文化强市建设纲要》(送审稿),供市全委会讨论,12月份已以市委榕委发[2006]10号文件形式颁发。10月底11月初,我们又参加了福州市2007年工作思路调研之“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子课题的调研,在鲍闽主席的带领下,赴深圳、成都、南京等三地考察调研发展文化产业的作法和经验,考察回来后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关于赴深圳、成都、南京三地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考察报告》,并上交市领导,已在市委《内部参阅》上刊出。
      2、参与《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的起草。2007年4月下旬,林文平院长和杨济亮同志参加了市委宣传部杨凡副部长召集的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意见及政策起草工作小组,并研究制订了调研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5月下旬,林文平院长随市委宣传部考察团赴深圳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调研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作法;从5月到6月底,起草小组成员先后到市新闻出版局、市统计局、市科技局、市工艺美术研发中心、市软件园,闽侯县上街、白沙、市漆艺基地,闽兴编织品有限公司等部门、基地、企业深入开展调研;多方搜集文化产业发展第一手数据资料,了解掌握文化企业发展的情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
      起草小组于6月下旬基本完成《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以下简称《经济政策》)初稿。7月20日、8月24日两次召集有关部门领导开会征求意见。9月6日又书面征求相关部门意见。7月25日、10月25日、11月21日,起草小组三次向朱华部长做了专题汇报。朱华部长对《经济政策》的修改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特别是10月25日,朱华部长强调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有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进一步修改好《经济政策》。根据朱部长的意见,对稿子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形成了送审稿。
      3、编撰《福州市宣传文化发展年鉴(2004-2005)卷》。经过几上几下审改和参编各单位领导的审定已全部完成。《福州市宣传文化发展年鉴(2004-2005)卷》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特载刊载了2004、2005年福州市宣传文化系统获国家、省、市政府表彰的先进单位名录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名录。第二部分为事业篇分类八章四十节,收入了福州市宣传文化系统11个单位两年的大事要事。第三部分为产业篇共为四章七节,收入了六个单位2004、2005年文化产业经营中的大事要事,产值利润等。第四部分刊载了三份资料:一是2004、2005年度福州市辖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中专、高等学校的名录;二是福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三是福州市属医院简介。四个部分基本上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福州市2004、2005年宣传文化发展状况,为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
      4、继续抓好《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福州卷的编写工作。2004年我院承担了《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福州卷的撰写任务。《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是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的国家项目,是当代中国研究所三年科研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有关城市都要参与的共同课题。现已完成第五稿,并对第五稿进行修改。
      5、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课题研究。2006年初,市社科院课题组在经过晋安等乡村调研和汇集各有关部门分规划基础上,按时完成了市委宣传部交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之乡风文明子规划课题。子规划内容已被吸收到“福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并以市委办正式文件颁发。今年,我院还组成课题组,赴永泰、福清、长乐、仓山等10乡镇23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课题调研,历时半年多,完成了3万多字的调研报告,并送交有关市领导。
      6、编修福州社科志工作已全面完成。《福州社科志》1983—2005年,共四章十节约7万字,已付印;《福州社科团体志》1995—2005年,共7.5万字已完成,送市方志办审改。
      7、组织文章参加市人大海峡和平统一促进会等单位联办的“榕台经贸交流、合作发展论坛”。此次会议于2007年6月召开,是为保持榕台经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献计献策。共有80多名专家学者、统促会成员、台资企业代表和榕籍台湾乡亲参加了此次会议。我院组织有关理论研究人员向会议提供了14篇论文,并入选论文集。
      8、2007年我们还配合市政协完成了《榕台关系丛书》之政治社会篇、宗教篇部分章节内容的撰写工作,配合闽都文化研究院搞好三坊七巷文化研究。
      9、理论研究取得成果。2006、2007两年共出版学术论文集2本,即《船政文化研究》(第三、四辑),点校出版《船政奏议汇编》,全院科研人员共完成课题65项,共计49.87万字,其中省级课题2项3.5万字,市级课题8项6.98万字(其中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课题3项),《建立山区老年人口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一文在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会同26家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携手举办的“中国社会保障论坛”上获优秀奖,市级奖6项3.1万字;公开发表12项8.65万字,内刊发表18项18.85万字,参加研讨会或征文活动13项7.27万字。
      2008年上半年,福州市社科研究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服从服务于建设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以“智库”建设为目标,求真务实精神开展决策咨询服务和理论研究工作,使理论学习武装不断加强,决策咨询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不断活跃,机关干部素质和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一、服务大局,开展以《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课题为主的大调研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应主要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有条件的可以开展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基本理论研究”。福州社科院作为福州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下的地域性、综合性社会科学专门研究机构,要立足地方实际,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为福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今年上半年,根据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的精神和市委宣传部朱华部长的指示,市社科院积极配合市委宣传部召集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福州市文化产业规划课题小组并制定相关调研方案。调研小组先后到市新闻出版局、市贸发局、市软件园、市旅游局开展调研,并与市广电集团、市工商局、市文化局等部门就相关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深入交换意见。目前,《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产业基本明确,各个重点产业规划已初具雏形,重点项目有所确定,调研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下一阶段,调研小组将继续深入各重点产业相关单位,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调研,完善、落实规划方案及规划方案所涉及的重点项目。在各个重点产业发展规划上报的基础上,调研小组将抓紧时间对已有的材料进行梳理、综合,确定总体框架,力争7月底完成《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起草工作。
      此外,我院上半年还与市委文明办联合召开市社科界征集福州“城市精神”表述语座谈会,会议由林文平院长主持,我院历史文化所原所长陈锦谷、所长张忠松、院办公室副主任杨济亮同志都纷纷为为提炼“福州城市精神”出点子并在福州日报刊出征集表述语。
      二、以课题为纽带,加强管理,提高科研质量
      第一,起草制定《福州市社科院课题管理办法》。
      为了贯彻中央[2004]3号文件和闽委发[2007]7号文件精神,为了适应形势发展客观需要,充分调动全院科研人员学术研究的积极性,鼓励多出精品力作,根据联席会议的要求,市社科院上半年起草了《福州市社科院课题管理办法(试行)》,主要在原有《科研课题资助有关办法(试行)》基础上,参考《福建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管理暂行办法》和《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而制定的。目前,该办法已数易其稿并在征求意见和逐步完善之中。通过制定该办法,形成科研人员爱搞、想搞科研的氛围和激励机制,也鼓励以本院科研人员为主,借脑引智,整合科研资源,构建跨学科、跨单位的联合科研攻关机制。
      第二,积极组织申报各级科研课题。
      今年上半年,市社科院已组织科研人员申报福建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课题一项,省社科规划课题一项,本院课题22项,目前课题都在评审立项过程中。
      第三,贴近中心,努力提高课题质量。
      今年,市社科院要配合市委宣传部、市政协等有关部门,在决策咨询方面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研究:第一,围绕贯彻十七大精神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组织科研人员结合福州实际,总结改革开放经验,为福州科学和谐发展建言献策。与市社科联一起组织开展“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讨活动。第二,围绕“建设两个先行区”,开展构建和谐福州、榕台文化经贸交流等方面的研究。第三,围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继续开展加快福州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炼福州城市精神等方面研究。第四,在做大做强福州海洋经济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其他方面开展重大决策咨询课题的研究。
责任编辑:肖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