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业余讲师团专家简介
2008-08-01 17:48:15
( 以下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宋建新,女,中共党员,副研究员。1956年4月出生于福州,长期从事地方党史工作,现福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征研二处处长。悉心研究地方党史,谙熟福州地方党史,编著《福州市农业合作化运动》、《福州市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新时期福州城市改革》、《新时期福州农村改革》、《福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与探索》等专题丛书。参与《福州地方党史知识》、《许亚文集》、《福州史话》、《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福州卷的编写工作,编写人物有《张钰哲》、《林炳熙》、《许亚二、三事》等10多人。论文多次入选华东六省一市理论研讨会、省市理论研讨会并多次获得福州市优秀论文一等奖。发表的著作、论文、人物有200多万字。

严秀清,女,1954年6月出生,中共福州市委讲师团副教授、副团长。1982年2月毕业于福建师大政教系,长期从事干部理论教育工作。曾先后在《福建理论学习》、《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中共福州市委党校学报》《福州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完成多项省委讲师团和福州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课题,2007年被聘为福州市委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宣讲团成员。2004年评为省委讲师团优秀教师。

吴发水,男,1961年5月出生,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公共基础部负责人,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曾承担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法学等课程教学任务,现担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应用法律课程教学任务。研究方向为邓小平依法治国方略和群体性事件防范与处置。为了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做好教学和研究工作,还从事兼职律师工作,参加实践,接触社会。近两年来,发表的论文有《不平衡而改平衡,论劳动合同发对劳动权益保护》,《妇女权益保障与举证障碍》,《行政诉讼的几点思考》,《高职院校学生安全环节与对策》等。曾获2005年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5-2006市教育系院先进个人;2006年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骨干研修班优秀学员;2006-2007学年创示范先进个人等。

吴碧英,女,1967年出生,中共福州市委党校政治教研部副教授、副主任。在《学术论坛》、《东北亚论坛》、《文史哲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齐鲁文化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曾先后主持完成福建省委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课题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各1项。2003年、2007年两度被中共福州市委聘请为市委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市委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宣讲团成员。2005年、2006年两度被评为福州市委党校年度标兵;2007年被福州市直党群系统评为2006-2007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孙继红,女,汉族,1967年1月出生,中共福州市委党校副教授.1988年毕业于福建师大历史系历史专业,2006年5月获得天津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党史党建,先后在《文史哲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中共福州市委党校学报》、《福建党史月刊》、《福建人大通讯》、《行政与法》、《学问》等刊物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

李超,男,1962年出生,黑龙江人,中共党员,闽江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法律系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近年在国内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了《透视“一国两制”渊源 再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一国两制”是国际共运中革命的基本形式之一》、《中国新民主革命武装斗争是基本形式 “一国两制”是普遍形式》、《是“中国气派”还是“中国化”—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表述探微》等学术论文二十余篇。2003年——2008年分别主持了省教育厅、省社科联《“一国两制”演变史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设置科学性研究》等科研项目研究。

阮晓莺,女,1972年10月生。现为闽江学院马列部副教授、教研室主任,民盟闽江学院支部主任,福州市民盟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行政管理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近年以来共撰写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编著12本,50余万字。其中《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整合和路径选择》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杂志发表后,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该文获福建省第七届社科成果三等奖。独立主持两项省教育厅课题,参与过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教育部课题。获得过多次福建省马列、思政年会优秀论文二、三等奖,福州市改革开放二十周年优秀成果奖等。曾被评为闽江学院科研先进个人,福州市三八红旗手。

吴冰,女,1962年2月出生。高级讲师,中共福州市委党校政治教研部主任。研究方向:中文与文化学。主要研究成果:近几年来,分别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行政论坛》、《福建宗教》、《福州大学学报》、《应用写作》、《福州党校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独立完成福建省委党校邓论基地与福州市邓论基地课题《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责任》、《文化视野下构建和谐福州》等。其中,2006年福建省委党校邓论基地课题《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责任问题研究》被评为优秀课题。2005年、1990年两次获得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2006年获得福建省社科规划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连续被评为福州市委党校的先进教师,2007年还被评为学校年度标兵。
责任编辑:余新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