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扎实有效推动科学理论进基层工作
2010-01-04 22:26:12
近年来,闽清县池园镇党委结合实际,认真探索总结科学理论进基层工作,结合池园镇做为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先行参与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契机,以“三个三”措施,有效地推进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各项重大战略部署进村居,入农户,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理论支撑。
一、组建三支宣讲队伍,不断提高理论学习影响力。
一是组建镇宣讲队。明确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为宣讲成员,进一步整合宣传人力资源,把分散于镇“五办五中心”和县垂管部门、理论功底深厚,执心党的理论宣传教育工作的33名骨干吸收到宣讲队伍中来,遵照中央和省市县委部署,坚持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学、带头宣讲,并编写理论学习辅导材料,进村入户宣讲,提高了全镇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质和政治水平。二是组建关工委、离退休干部义务宣讲队。由镇关工委负责牵头,对全镇“五老”人员进行筛选,聘请12名政治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干部、教师担任未成年人德育宣讲团,进学校、进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民族美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其他思想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建设镇村宣传队。由驻村干部村(居)两委、农村“六大员”和致富能手等人员组成宣传队,及时传递党的政策、致富帮富信息等。
二、拓展三种学习渠道,进一步增强理论学习的实效性。
一是拓展会议学习形式。充分利用每月一次党委中心组学习和村(居)党组织“三会一课”的主渠道的作用,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发展、稳定、计生、党建”农村四大中心工作,把理论学习与基层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课题紧密结合起来,与群众关心热点难点问题结合、与实践中遇到具体问题紧密结合,带着问题开展理论学习,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不断提高理论指导实践水平;二是聘请专家学者授课进行理论学习辅导。今年,池园镇围绕工作实际,多次邀请省市专家、学者进行分课题讲座,收到良好效果。三理论联系实际,拓宽专题调研促学习。镇党委坚持以“学理论、理思路、作决策、上水平”为出发点,确定了一批重点课题,组织力量集体攻关,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在此基础上,还将调研出的典型事例,制作成专题片,在省电视台播放,使典型事例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
三、抓好三个平台搭建,不断拓展理论学习的覆盖面。
一是建立理论进村居示范点。镇党委确定井后村为理论进村居示范点,出主意、把方向引导该村党组织做好新时期理论进农村工作,开展特色活动。在村两委办公室、会议室、老年活动室张贴各个时期党的重大理论宣传要点,把党的理论和村级组织工作职责结合,营造灌输理论学习的良好氛围,真正把理论渗透到农村工作的各个层面。二是创建理论进农民公园、进祠堂活动。镇党委充分利用农村农民公园、祠堂阵地,把理论学习贯穿其中。在井后祠堂内办起图书阅览室,订阅《人民日报》、《福建日报》等党刊党报,供村民学习借用。同时,在农民公园举办大型主题文艺演出和激情广场大家唱等活动,鼓舞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开展理论学习结对共建活动。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建和谐”的原则,镇党委在不同类型的党支部之间开展结对理论学习共建活动。池园地税分局党支部与福州弘申电器党支部开展了“创新服务理念,共建和谐税企”、镇机关党支部与陈厝垅村开展了“柯洋桃生产管理休闲观光培育”、丽星村党支部与东洋村党支部开展了“村务财务公开民主管理”互动活动,都取得明显成效。在镇机关党支部与陈厝垅党支部理论学习共建上,通过组织农业技术党员干部入村传授技术,送材料上门,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陈厝垅共有5名党员带头种植“柯洋桃”300多亩。在桃花盛开季节,吸引大量福州及周边地区游客观光,而且由于“柯洋桃”品质优良,畅销福州地区,增加农民收入。(中共闽清县委宣传部供稿)
一、组建三支宣讲队伍,不断提高理论学习影响力。
一是组建镇宣讲队。明确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为宣讲成员,进一步整合宣传人力资源,把分散于镇“五办五中心”和县垂管部门、理论功底深厚,执心党的理论宣传教育工作的33名骨干吸收到宣讲队伍中来,遵照中央和省市县委部署,坚持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学、带头宣讲,并编写理论学习辅导材料,进村入户宣讲,提高了全镇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质和政治水平。二是组建关工委、离退休干部义务宣讲队。由镇关工委负责牵头,对全镇“五老”人员进行筛选,聘请12名政治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干部、教师担任未成年人德育宣讲团,进学校、进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民族美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其他思想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建设镇村宣传队。由驻村干部村(居)两委、农村“六大员”和致富能手等人员组成宣传队,及时传递党的政策、致富帮富信息等。
二、拓展三种学习渠道,进一步增强理论学习的实效性。
一是拓展会议学习形式。充分利用每月一次党委中心组学习和村(居)党组织“三会一课”的主渠道的作用,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发展、稳定、计生、党建”农村四大中心工作,把理论学习与基层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课题紧密结合起来,与群众关心热点难点问题结合、与实践中遇到具体问题紧密结合,带着问题开展理论学习,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不断提高理论指导实践水平;二是聘请专家学者授课进行理论学习辅导。今年,池园镇围绕工作实际,多次邀请省市专家、学者进行分课题讲座,收到良好效果。三理论联系实际,拓宽专题调研促学习。镇党委坚持以“学理论、理思路、作决策、上水平”为出发点,确定了一批重点课题,组织力量集体攻关,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在此基础上,还将调研出的典型事例,制作成专题片,在省电视台播放,使典型事例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
三、抓好三个平台搭建,不断拓展理论学习的覆盖面。
一是建立理论进村居示范点。镇党委确定井后村为理论进村居示范点,出主意、把方向引导该村党组织做好新时期理论进农村工作,开展特色活动。在村两委办公室、会议室、老年活动室张贴各个时期党的重大理论宣传要点,把党的理论和村级组织工作职责结合,营造灌输理论学习的良好氛围,真正把理论渗透到农村工作的各个层面。二是创建理论进农民公园、进祠堂活动。镇党委充分利用农村农民公园、祠堂阵地,把理论学习贯穿其中。在井后祠堂内办起图书阅览室,订阅《人民日报》、《福建日报》等党刊党报,供村民学习借用。同时,在农民公园举办大型主题文艺演出和激情广场大家唱等活动,鼓舞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开展理论学习结对共建活动。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建和谐”的原则,镇党委在不同类型的党支部之间开展结对理论学习共建活动。池园地税分局党支部与福州弘申电器党支部开展了“创新服务理念,共建和谐税企”、镇机关党支部与陈厝垅村开展了“柯洋桃生产管理休闲观光培育”、丽星村党支部与东洋村党支部开展了“村务财务公开民主管理”互动活动,都取得明显成效。在镇机关党支部与陈厝垅党支部理论学习共建上,通过组织农业技术党员干部入村传授技术,送材料上门,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陈厝垅共有5名党员带头种植“柯洋桃”300多亩。在桃花盛开季节,吸引大量福州及周边地区游客观光,而且由于“柯洋桃”品质优良,畅销福州地区,增加农民收入。(中共闽清县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肖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