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
2009年度课题结项情况和2010年度课题立项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市属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
福州市2009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课题成果结项和2010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课题立项经评审已全部确定,现将结果通知如下:
一、福州市2009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课题结项评审情况
2009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15项立项课题下达给各基地和有关县(市)区委宣传部,经认真组织实施,截至2010年6月下旬,共收到15项课题结项成果,经审定为合格课题,即:
市委党校:
1、吴碧英:海西省会中心城市居民社会公德行为分析
2、叶向东:福州海陆统筹发展战略研究
3、林丽娟:世界金融危机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到的挑战与机遇的研究
4、翁新汉:榕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与福州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
5、王青松:网络空间政治参与问题研究——基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实证分析
市社科院:
6、朱剑修:福州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的研究
闽江学院:
7、阮晓莺:反思生态文明主体的新维度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8、林高星:推进福州外向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对策研究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9、黄玉妹:建国60年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宝贵经验研究
市委讲师团:
10、贺晓军、肖建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探析
11、陈经苏:“四求作为”与党的作风建设研究
台江区委宣传部:
12、林国强:台江区科学理论进基层的实践探索与启示
福清市委宣传部:
13、王承国:福清市土地整理及其推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调查与思考
长乐市委宣传部:
14、张礼强: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15、郑秋桂:金融危机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
对以上结项课题分别给予3000元经费资助,并予表彰通报。同时,对获得2009年度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年度重点项目立项并完成结项的市委党校俞慈珍(课题题目:《互联网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研究》)和林善炜(课题题目:《国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背景下省会中心城市功能的优化与提升》)分别给予3000元奖励。望以上单位有关同志再接再厉,多出成果,多出精品,推动我市理论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福州市2010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课题立项情况
(一)本年度课题评审情况:
2010年度共收到申报课题38项,其中:市委党校15篇、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5篇、市社科院5篇、市委讲师团4篇、福州职业技术学院4篇、台江区委宣传部1篇、马尾区委宣传部1篇、长乐市委宣传部1篇、福清市委宣传部2篇,经课题评审小组评定,下列15项为本年度立项课题:
市委党校:
1、游伯笙:福州发展物联网产业的若干思考
2、薛 青:完善促进福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3、徐兆基:两岸“共同家园”实验区及其“法制”构建研究
4、徐安勇:扩大福州农村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研究
5、林善炜:福州市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市社科院:
6、张兰英:闽都文化与海西省会中心城市功能提升
7、朱剑修:榕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前瞻
8、杨济亮:福州城市形象策略研究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9、孙占秋:福州市会展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与对策研究
10、林高星:建设城市综合体 推动福州跨越式发展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11、刘春兰:知识管理理论在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市委讲师团:
12、陈经苏:充分利用现代新兴媒体,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台江区委宣传部:
13、陈光明:精心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福清市委宣传部:
14、王承国:福清龙田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初探
长乐市委宣传部:
15、张礼强:长乐市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
(二)课题实施若干要求
1、各基地及有关县(市)区委宣传部接到本通知后,应立即组织课题的实施。课题负责人及其他课题承担人员原则上应是对本课题有相应研究基础的中级职称以上的研究人员。
2、各基地及有关县(市)区委宣传部要负责对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拨付课题研究所需的调研经费,并及时了解掌握进展情况,加强检查、督促与指导。课题负责人要直接参与实质性研究工作,做好课题的日常管理。
3、各课题完成期限截止2011年6月30日。成果形式必须以有理论深度的论文、调研报告为主,并要求于2011月6月前在CN刊物(或《福州社会科学》)上发表。
4、所有发表的论文及调研报告应标注“2010年福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重点课题”字样。
(三)课题资助经费待课题完成并经有关专家审验结项后予以拨付。
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
2010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