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闽都文化 >> 正文

插上“创意”翅膀 闽都文化再腾飞

2010-03-31 17:02:44来源:福州日报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依托福州、厦门软件园,发展软件服务外包、动漫游戏产业。

    要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立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中心,着力培育专、精、特、新文化企业,努力使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

    ——摘自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文化创意,这个几年前福州人还相对陌生的词汇,如今已成为老百姓街头巷尾谈论的热门话题。海西战略实施5年来,福州的文化创意产业从无到有,从初露端倪到欣欣向荣,其飞速发展的态势已然成为福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谈起文化创意,还得从一年一度的两岸经贸盛会——海交会说起。

  榕城刮起文化创意风

  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一届海交会上,永泰县正式推出的创意产业园成为众多招商项目中的“香饽饽”,前来咨询、签订入驻意向的海内外文化创意龙头企业络绎不绝。

     该产业园位于永福高速公路和向莆铁路永泰段旁的葛岭镇赤壁村,地理位置优越,布局呈“一轴三片”带状结构,其中一轴为乐峰溪,北片为研发设计类用地,中片为知识产权及中介服务类用地,南片为影视及文化资源数字化类用地。同时,永泰县还将设立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创意企业给予资金扶持。业内人士表示,依托生态优势,永泰文化创意产业的前景喜人。

      在本届海交会上,有关文化创意的活动一场接着一场。文化创意,成为本届海交会的热门词汇。

      在2009海峡两岸创意产业合作与发展高峰会议上,来自海峡两岸的30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创意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进行交流研讨,创意产业的发展观点在激情碰撞中不时闪耀出火花;

      在海峡两岸创意人才培养与合作研讨会上,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就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研究合作、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气氛热烈,意犹未尽,来自海峡两岸的高校和企业还现场签订了4项学术交流合作协议;

      海交会展馆内的2009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全国巡展同样热闹,共展出30多件获奖作品,其中有无毒抗菌筷、感应镜子钟、太阳能计时器等8款福州本地企业和专业人士设计的创意产品,成为展会上的一大亮点……

      此外,海交会期间还举行了第二届海峡两岸创意设计巡回展、海峡两岸动漫创意与工业设计项目对接会等活动。一时之间,文化创意之风激荡榕城大地。

   福州文化创意产业驶上“快车道”

     “文化是土壤,创意是种子,产业是果实。”在2009海峡两岸创意产业合作与发展高峰会议上,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丁俊杰对文化创意产业作出了这样的诠释。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福州不缺少文化的土壤。在不少专家学者看来,福州拥有2200多年历史,沿江向海的区域特色、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孕育出象征古代海洋文明发端的昙石山文化、体现福州古城民居建筑技艺和特色的三坊七巷文化、标志近代中国复兴之路起航的船政文化以及雕刻收藏艺术的杰出代表寿山石文化四大闽都文化品牌。尤其是从三坊七巷走出的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冰心等100多位名垂青史的人物,更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之精华所在。厚重的文化底蕴为福州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和广阔空间。
 
      有了文化的土壤,创意的种子还有待政策的催生。丁俊杰说,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但拥有创意的个人往往不具备经济实力,政府的扶持可起到激励和榜样的作用,让更多的人、更多的资金流向这个产业,帮助这个产业“滚起雪球来”。

      2006年5月,《福州市鼓励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出炉,吹响了我市正式进军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结号”。该政策明确了我市发展动漫游戏产业,做大做强创意经济的发展方向,并投入1.5亿元扶持引导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壮大,在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企业用地等方面为动漫游戏企业提供便利。

      紧随其后,福州市有关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项一项扎实举措频频推出,从环境建设、资金扶持、创新发展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支持。

      投资1亿多元的福州动漫游戏产业基地竣工投入使用,吸引了数十家海内外知名动漫创意企业扎堆入驻;动漫产业服务中心正式成立,为动漫企业提供“贴身”服务;举办大规模的“创意2008”海西创意年活动,包含10项系列活动,为福州市创意产业发展积聚人气,推介品牌;福州新闻网创意频道——海峡创意产业网正式开通;规划打造白马路创意大道,进一步开辟文化空间,为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福州软件园、台西科技园、洪山科技园等福州市高科技产业园区也纷纷抛出“橄榄枝”,吸引文化创意企业入驻……

      此外,形式多样的创意产业高峰论坛、创意产业创业计划大赛、创意产业联盟、创意文化街区主题推介、公益广告创意大赛等文化创意活动纷纷登场,营造了良好的文化创意氛围,促进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正是有了这一切,福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异军突起,通过文化创意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例如:以网龙公司等为龙头,带动培育网络游戏设计制作产业集群;以新月安利公司等为龙头,带动培育动漫产业集群;以奥华公司等为龙头,带动培育创意设计产业集群;以瑞达电子公司等为龙头,带动培育工业设计产业集群;以闽兴公司等为龙头,带动培育工艺美术创意产业集群。

   福州创意“金山”亟待挖掘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立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中心。这让参加2009海峡两岸创意产业合作与发展高峰会议的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学者对福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未来充满希望。

    “福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就是一座创意产业的资源‘金山’,现在是时候加快进度挖掘了。” 来自台湾东华大学的教授杨仁兴说,福州悠久的历史文化都可以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丰富素材,但历史悠久、厚重文化不等同于文化创意产业,关键是如何保护、传承、发掘和扩大影响力,可以通过建立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基于福州本土文化的创意产业,扩大福州文化的影响力。

      在杨仁兴看来,三坊七巷就是一个可供挖掘的创意源泉。杨仁兴说,三坊七巷有着众多古建筑群、保存完好的明清家具、精致的历史生活氛围,可以把三坊七巷拍成电影,制作成动画,或开发成游戏,甚至可以让游客体验三坊七巷的历史生活。只要这些形成链条,三坊七巷的文化创意产业就水到渠成了。

      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副院长林超认为,目前两岸交流频繁,这对两岸的创意产业发展都是一个巨大的机遇。福州作为海西省会城市,应该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先行先试,尝试对本土的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进行统一,建立一个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让两岸的文化创意人才汇聚一堂,共同研究开发新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丁俊杰认为,福州市的政府部门可从财税、人才政策、土地政策、创意产业基金等方面着手,整合多方资源,以保证创意产业的准确定位、发展规模和高起点。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上,福州正在谋划新的举措。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将继续打造闽都文化品牌,加快建成“三坊七巷”保护性改造工程、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船政文化主题公园、昙石山遗址开发和配套设施、寿山石大观园、寿山国家矿山公园等重大项目,打造以闽都文化为主题的文艺精品,扩大闽都文化影响力,先行建成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加大文化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加快广播电视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印刷业、广告业、动漫业、演艺娱乐业等产业发展,实现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推动动漫影视、网络游戏、工业设计等的研究和开发,打造品牌文艺节目,提高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工艺、漆艺、印刷、动漫、网络创意等重点产业集群和示范区,扶持发展网龙、奥华等龙头企业,形成特色文化产业链。

作者:黄戎杰 谢薇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