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闽都文化 >> 正文

10个文保景点 各有各的精彩

2011-03-02 09:10:08来源:福州日报

      小黄楼、林聪彝故居、二梅书屋、水榭戏台……这些古香古色的名宅故居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内,每天都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众多游客参观游览。

      从5日起,严复故居、二梅书屋、水榭戏台、小黄楼、林聪彝故居、郭柏荫故居、刘家大院、谢家祠、王麒故居、周哲文艺术馆等10个文保景点将开始收费。这10个景点都有哪些看点,这些景点中都准备了哪些文化活动来迎接八方游客呢?记者这就带您先睹为快。

      水榭戏台

      地点:衣锦坊东口北侧。

      概况:建筑三座毗连,主座前后三进,总面积2675平方米。花厅中有建在水池上的戏台,面积30平方米,是福州地区唯一的水榭戏台。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榭戏台正举办专题文艺演出。

      背景: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原是郑姓住宅,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1年),为湖南布政使兼按察使孙翼谋家族所有。

      周哲文艺术馆

      地点:光禄坊。

      背景:周哲文,著名篆刻家。1978、1979、1982、1990年分别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福州市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新加坡举办书法篆刻展览。其印作或工、或放、或巧、或拙,使刀如笔,分朱布白,排比允当,精湛隽秀,自成一格,尤其边款更具特色,在当今印坛上是很有代表性的印人之一。周哲文艺术馆正举办雕刻艺术展。

      刘家大院

      地点:光禄坊中段北侧。

      概况:自西而东四座并列,总面积4532平方米,为福州市区规模最大的一处宅院。2005年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刘家大院将建成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

    背景:原是清初著名画家许友故居“米友堂”和清康熙进士、内阁中书林佶故居“朴学斋”。嘉庆年间由刘照购得。清末民国初年,经七子孙重建。爱国诗人郁达夫来榕寓此,知名作家董秋芳、杨骚等常来做客。

      王麒故居

      地点:塔巷西段北侧。

      概况:占地面积2225平方米。建筑精致,图案精美,是一座典型的古建筑代表。该建筑内的园林优美,造园者匠心独具,用假山石和灰塑等塑造出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弥勒佛、观音菩萨等形象,增添了独特的宗教文化气氛,使之成为三坊七巷中有代表性的园林精品。1991年为福州市人民政府挂牌保护单位。

      背景:系民国初新编陆军第十一混成旅旅长王麒住宅。始建于清初。

      严复故居

      地点:郎官巷西段。

      概况:主座清式建筑,花厅为民国式双层楼房,占地面积609平方米。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严复故居正举办严复生平展。

      背景:1920年,时任福建省督军李厚基为中国近代著名 的 思 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购置。

      二梅书屋

      地点:郎官巷。

      概况:建筑始建于明末,坐南向北,前后、东西共五进,贯通郎官巷与塔巷,占地面积2434平方米。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梅书屋目前正举办民俗文化展。

      背景:因院内植有两株梅花,斋名为“二梅书屋”,是福州典型的明清民居代表。二梅书屋为清代林星章的旧居。林星章,道光六年进士,历任广东石城、新会知县,署理龙门、茂名县知县,擢化州知州,授广东乡试同考官。中国科学院院士林惠民曾住此院。

      小黄楼

      地点:黄巷。

      概况:建筑分布紧凑,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是福州市目前保存最秀美的古式花厅园林。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黄楼正举办楹联展。

      背景:唐代崇文阁校书郎黄璞曾居此,现存建筑系清道光年间由梁章钜修葺,占地3300平方米。梁章钜(1775年~1849年),福建长乐人,清嘉庆七年进士,累官至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配合林则徐主张禁烟、抗英。他编著的《楹联丛话》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楹联的著作,在我国楹联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林聪彝故居

      地点:宫巷北侧,始建于明代。

      概况:该建筑左右三座,主座前后四进,东侧园林宽广,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是明、清时期福州最大的豪宅之一。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聪彝故居正举办漆器艺术展。

      背景:清顺治二年(1645年),南明隆武政权在此设大理寺衙门。道光年间,林聪彝购置居住。林聪彝(1824年~1878年),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林则徐次子。长期随侍林则徐,后授衢州知府,署浙江按察使,又署杭嘉湖海防兵备道。

      郭柏荫故居

      地点:黄巷东段北侧。

      概况:始建于明末,原系衙署,清同治年间郭柏荫购置重修。主座三进,东墙外花厅园林,建筑面积2130平方米。2005年公布为福建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郭柏荫故居正举办古典家具展。

      背景:郭柏荫(1807年~1884年),道光十二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累官至广西巡抚、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其父郭阶三生五子,皆登科第。

      谢家祠

      地点:吉庇巷。

      概况:始建于明代,坐北朝南,前后四进,建筑面积946平方米。2005年公布为福建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谢家祠将举办名人字画展。

      背景:清末,林觉民等曾在此创办阅报所。五四运动期间,福建学生联合会在此成立。此后,黄展云创办“营前模范村”,以此为城内办公地点。

      (记者 吕路阳/文 叶义斌/摄)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