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闽都文化 >> 正文

晋安河:打造城市休闲公园

2011-03-11 09:05:59来源:福州日报

晋安河是福州最长的人工内河

      一条灵动的晋安河,串起了琴亭湖、晋安河、光明港3大公园,也承载了老福州多少悠悠往事。今年,我市再次对晋安河进行综合整治,努力将其打造成联系沿线重要城市开放空间的活力廊道和集水陆观光、健身、赛事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休闲公园。

      一条河道两种风光

      晋安河是福州最长,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人工内河,与光明港连通,是重要的南北水路交通干道和景观廊道。它北自东浦路接解放溪,南经象园水闸至光明港,长6550多米。河面宽25米~49米,河底标高2米。

      9日下午,记者从东浦路边的晋安河起点,一直走到河道终点(与光明港衔接处),发现一条河道竟呈现截然相反的两种风光。

      晋安河上游东浦路桥下,墨绿色的河水散发着腥臭,污浊发黑的淤泥层层堆积,河岸两侧则杂草丛生。“现在天气还不热,要是夏天,我们途经这里都要捂着鼻子。”家住附近的林女士说。

      顺流而下至茶园水闸,一路上河水泛绿发臭,河面上漂浮着各种生活垃圾,环卫工人们来回穿梭,不停地打捞着河面上新出现的垃圾。“我们船上4个大箩筐每天都会装得满满的。”来自湖北的郑先生告诉记者,他和三位同事,专门负责清理东浦路至茶园水闸段的垃圾。

      汽车刚过茶园水闸,则好像换了一条河道:河水顿时变得清澈起来,水流速度明显加快。原来,在茶园水闸处,闽江水经文山里泵站引入晋安河冲污。河岸上则是一片桃树林,桃花争奇斗艳,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赏花。

      从茶园水闸下行,河水清澈涟漪,两岸树木葱翠,园内百花齐放、百草含绿。老人们有的忙着跳健身操,有的下棋打牌,有的弹琴唱诗……“这些年来,晋安河的河水越来越清,两岸的景色也越来越美。”正在晋安河公园下棋的王大爷告诉记者,他在晋安河畔住了十多年。以前,晋安河河水乌黑发臭,两岸景观破落,后来政府从闽江引水冲污,对河道进行清淤,重新整修了沿河景观,晋安河日益焕发生机。

      晋安河北段改造“5·18”完工

      “晋安河不仅是一条景观河,更是一条排涝河。”市城区内河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一负责人告诉记者,晋安河是福州城区最重要的排涝河道,也是五四北片区的主排涝通道。结合这次整治,他们将打通和拓宽连接琴亭湖的晋安河北段,整改跨河阻洪管线,拆除晋安河下游光明港远东桥等阻水桥梁,以大大提高五四北片区的防洪排涝能力。

      目前,晋安河北段拓宽改造工程已正式动工。昨天下午,记者在晋安河与琴亭湖连接处看到,两台大型挖土机正在紧张施工,近50名工人抬着一块块条石,忙着修砌河道驳岸。现场一负责人告诉记者,晋安河北段起于琴亭湖,止于东浦路,全长600多米。这段河道原宽不足15米,泥沙长期淤积,成为五四北片区排涝的“卡脖子”工程。这次改造中,他们不仅清理河底淤泥,还将河道统一拓宽至40米。目前,河道拓宽工程已完成近200米,其余工程力争今年“5·18”前完工。

      另据了解,屏东河、华林河、五四河、旧树兜河等晋安河水系的4条支河,施工队也已进场设围堰,准备河道清淤。

我市正在加紧整治晋安河

      双管齐下改善水质

      “改善河水水质,是晋安河综合整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市城区内河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晋安河综合整治中,他们将实行截污、引水相结合的措施,不仅有效截断晋安河的污水源,还为河道补充“新鲜血液”,以有效提升沿河水质。

      截污方面,早在去年,建设部门就着手晋安河东浦路至茶园水闸段的污水管网铺设工作。目前,这段管网铺设基本完成。而茶园水闸至光明港段,污水管网建设相对比较完善,基本具备接驳条件。下一步,他们将重点做好污水接驳的各项工作,以彻底切断污水源。

      引水冲污方面,除茶园水闸至光明港段率先实现引水冲污外,我市还计划从闽江引水至琴亭湖,以彻底改变晋安河源头无“新鲜血液”注入的尴尬境地。据了解,晋安河北段处于市区引水冲污盲区,周边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入河内。

      琴亭湖计划从闽江北港文山里引水进行补水,引水管从江厝路引出,经福飞路、南平东路至琴亭湖。配套水利设施主要包括2.7公里长的引水压力管、1座引水泵房、1座排水闸。目前,这项工程已动工。这项工程建成投用后,将为琴亭湖每秒补水5立方米。

      向全国征求景观设计方案

      晋安河的下游与光明港相连,形成福州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内河,具备打造成联系沿线重要城市开放空间的活力廊道和集水陆观光、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休闲公园的条件。

      目前,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晋安河、光明港作了初步的规划,形成“一轴、四区、九节点”彩带串珠的结构。目前,我市已向杭州园林设计院、深圳北林院、南京园林设计院和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4家著名设计单位发出邀请,广泛征求景观设计方案。

      史海回眸》》》

      曾是河口古渡口

      晋安河原为无名小河,宋仁宗时期开挖成外城护城河。关于晋安河名称的来历,据《台江区志》记载有两个出处:一者“因福州古称晋安郡,故名”;二者因晋朝“衣冠南渡”,“北方士民沿此河两岸定居,故名”。

      晋安河上桥梁众多,大约有50多座。如今横亘在晋安河上且年代久远的桥还有两座。一座是北宋元祐年间修建的乐游桥,即今日的晋安桥。另一座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位于晋安河古渡口处(今日新港街道附近),又称河口万寿桥。

      据史料记载,古渡口一带曾是交通要道,尤其是当时与琉球交往的重要地点,当年外来进贡的贡品在此验收入库,一般商品也在此地就近销售。这一带曾聚居了大量商人,如今这附近仍存有始建于康熙年间的“琉球馆”,见证了当年福州对外往来的历史。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