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闽都文化 >> 正文

安泰河:泛舟来游三坊七巷

2011-03-18 09:03:22来源:福州日报

安泰河公园旁,河岸的榕树,把根须盘在岸石上,形成奇态。

      有关安泰河

      安泰河西起白马河,东经五一路至琼东河,全长2560米。它如同一条血脉穿越福州老城区的核心地带,是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这条内河从唐代开始为福州古城的护城河,有“小秦淮河”之称,并作为市区重要的水上交通线延续到近代。

      核心提示

      由于污水直排,截污滞后,安泰河一度成为市中心的 “龙须沟”。这次整治结合三坊七巷和朱紫坊的保护,利用河道自然生态景观,恢复安泰河历史风貌,将其打造成富有品位、特色鲜明的内河整治旅游景观精品工程,重现“小秦淮河”风光。届时,人们从西湖公园泛舟到安泰河游览三坊七巷可成为现实。

      污水直排令古河不堪重负

      在宋代诗人曾巩笔下,安泰河曾是这样一幅美景——“红纱笼灯过斜桥,复观晕飞插斗杓。人在画楼犹未睡,满堤明月五更潮。”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老先生也回忆说,在1960年之前,安泰河的河水还是可以直接饮用的。“那时的河水清澈见底,有不少螃蟹、田螺、小白鲫等等,年轻人下了班就到河里游泳,顺手捞点河鲜回家下饭。”

      然而,几十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安泰河边的房子越建越多,甚至填河造地,原先可并驶五六条木船的河面逐渐变小。由于早期的民居都没有配建污水管网,沿河居民、饭店的生活污水全部直排内河,加剧了河水脏臭。“渐渐地,安泰河水流不动了,靠河而居的住户几乎没有敢开门开窗的。”家住光禄坊的刘老伯说。

      1986年2月,市委、市政府作出整治安泰河等6条内河的决定,集资600多万元,于当年3月至8月对这些河道开展清淤、砌驳岸、建水闸等整治,沿河部分重点污染源被治理。10年后,鼓楼区再次对安泰河开展拆违、清淤、砌护河墙等治理。然而,截污这个困扰安泰河最大的问题没有解决,所有整治都无法实现长效管理。

      截污补水使古河初现生机

      去年下半年起,我市开始对白马河进行综合整治,作为白马河水系之一的安泰河面貌因此有了根本性变化。

      据鼓楼区内河综合整治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去年开展的安泰河截污工程中,铺设了1500米长的沿河截污管道,污水直接进入市政污水管道。同时,在白马路芍园一号处建起水闸,从白马河接了长达500米的补水管道直通安泰河。生态补水之后,安泰河通湖段水质明显好转。去年10月,市水环境公司为验证治理效果,特地在此投放了300条锦鲤。鱼儿们在水里嬉戏的画面,令老福州们欣喜不已。“锦鲤在这里落户后,我们也觉得生活舒坦了起来。现在,护河船每隔两三天就来清理一次,河水清了,不臭了,我们家关闭多年的窗户也全打开了。”刘老伯领着记者,在安泰河玉山涧巷段欣赏沿河美景。记者看到,在河边的亭子里,有不少老人在悠闲地聊天、看书,沿河还不时有旅游团队走过,许多人兴致勃勃地倚桥拍照。在通湖路与光禄坊交叉口,近10米宽的河面碧波荡漾,枝叶繁茂的古榕树、修缮一新的古建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站在古朴的大理石护栏边,望着白墙灰瓦和流水潺潺,恍若穿越了时空。

      提升景观古河将恢复风貌

      据鼓楼区内河综合整治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市规划设计院已完成安泰河保护整治规划的设计初稿,即先改造安泰河水系的生态环境,再保护沿河古桥等建筑、古树名木等景观要素,并布置休闲性商业设施和休憩设施,最后结合景观和绿化设计,增大绿化面积,营造出河边园林特色。

      目前,鼓楼区已全面展开安泰河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清淤、违建拆除、景观整治等正在有条不紊推进。其中,清淤工程接近尾声,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铺砌河底条石。在省市属单位的积极配合下,沿河违建拆除也基本完成,被停车场覆盖长达16年的桂枝里河段“重见天日”。区里还在积极开展安泰河沿线两侧景观整治,省文化厅正在进行省艺校的拆迁选址工作,省林业厅宿舍旧屋区改造也正在选址,区里对桂枝里旧改规划选址已上报市里审批,光禄坊A区历史建筑已动工,朱紫坊芙蓉园正在进行拆迁摸底工作。“通过大力整治,澳门桥至馆驿桥段改造有望在今年‘5·18’前完成。”

      记者还了解到,安泰桥复古改造方案已确定,安泰河栏杆大样图、桥梁设计图、管线迁改规划设计图等均已完成,安泰河景观设计也已出炉。结合三坊七巷和朱紫坊的保护建设,安泰河将形成驿桥故影、烟雨空濛、河畔笙歌、榕荫伴水、古坊飘香五个景观分区。“年底前,安泰河将重现‘小秦淮河’风光。游客们可以从西湖公园泛舟到安泰河游览三坊七巷,品尝地道福州小吃,欣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景致。”

      ■相关链接

      沿河文化古迹

      安泰河流经三坊七巷和朱紫坊,沿河文化古迹众多,除了许多名人故居,还有座座造型独特的古桥,古仙桥、武安桥、安泰桥、津门桥、澳门桥、二桥亭桥、馆驿桥、观音桥、双抛桥、老佛桥、金斗桥……能叫上名字的古桥就有10多座,一条安泰河仿佛就是一座福州古桥的博物馆。安泰河的河水也养育了许多历史名人,如近代海军将领萨镇冰和他的家族、著名科学家高士基等。(记者李白蕾 叶义斌 通讯员张勇文/摄)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