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闽都文化 >> 正文

福州八县(市)话主山

2011-03-22 15:34:13来源:文化生活报

      福州是座濒江临海的城市,它所辖的八县(市)中,长乐、福清、平潭、罗源等县市还是面临波涛滚滚的东海,八县(市)的境内都是山峦起伏,每个县(市)都有自己的主山,被视为神圣的地脉标志。

      福州主山

      福州市主山是越王山,它雄峙福州市区中轴线之北端,相传是二千多年前闽越王无诸宫殿遗址之所在,故而得名越王山。又因该山“以形若屏”,故又有“屏山”之别称。

      屏山上下周边的名胜古迹很多,现存比较重要的有屏山南麓的华林寺,始建于宋乾德二年(964年),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其主要梁架、斗拱等仍保存北宋初建时原物,是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屏山北麓的苔泉,十分奇特。泉水从屏山岩壁裂缝里涌出,注入井中,微呈澄蓝色,清冽甘甜。该井建于唐元和间(806—820年)。宋代福州知州蔡襄常到苔泉井中取水烹茶,并书“苔泉”二字刻于井栏。

      屏山的山顶有“全国第一楼”之称的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代后屡修屡毁,最后毁于“文革”十年浩动。去年,镇海楼获得重建,雄伟壮观,为福州市的主山树立了标志性的建筑。

      历代以来吟题屏山的诗很多,其中明代喻应益《登越王山》写道:“遥天海色满邱,历历山川海上头。选地得幽如在野,望春宜远更登楼。千村景驻林花霁,三市烟和并树浮。无复闽王遗迹在,空余松老不知秋。”可见当年只要登上屏山,福州全城便映入眼帘。

      闽侯主山

      闽侯县的主山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雪峰,位于大湖乡,原名“象骨峰”,因古时有人在山上挖到象骨而得名。到了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知到山上朝圣,得知“山顶暑月,犹有积雪”,便将“象骨峰”改名为“雪峰”峰顶高800米,山峦绵延60公里,跨闽侯、古田、罗源三县。山上树木参天,潭壑幽深,烟霞蓄秀,先冬而雪,盛夏而寒,是一处避暑胜地。有佚名诗一首:“雪峰宝所近蓝田,枯木三毯一洞天。半岭山城无字石,万松雪峤有龙眠。文殊古境金鳌畔,罗汉梯云象骨巅。香石放生池蘸月,望州卓锡应湖泉。”对雪峰景致特点作了高度概括的描述。

      另一说是旗山,又名翠旗山,位于上街与南屿两镇之间。主峰755米,因山巅形状如旗而得名。晋代郭璞《迁城记》云:“右旗左鼓,全闽二绝。”民间也有“一旗二鼓三高盖”(高盖即高盖山)之说。登上山顶可望榕城三山两塔,洪塘金山寺,乌龙江风帆,令人心旷神怡。峰岩上的“旗山第一峰”石刻为明代名人郑少谷所书,明代太守林春泽的“翠旗衍秀”已列入中华名匾。

      长乐主山

      长乐市主山是福山,在廉风里。据宋代《三山志》记载:“上有神人,裸身散发,人见必有福”因而得名。三国时,当地名医董奉曾隐居于山上,采药炼丹,后往来祖国各地,为人看病不收钱财,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上栽种杏树五株,轻病愈者栽种杏树一株。数年后杏树万株,郁然成林。杏熟时董奉于树下做草仓储杏,以杏换谷,以谷赈济贫穷人,此为后人称颂中医为“杏林春暖”掌故的来历,并与华佗齐名于世。另外,董奉又把杏果与其它药物配制成药,救活不少人。为纪念董奉,当地人把福山改名为“董奉”山。

      福清主山

      福清市的主山是灵鹫山,位于城北隅。据宋代《三山志》记载:“汉朝乾佑三年,有异禽来集,五色炳焕。或曰此西乾灵鹫也,因以得名。”明代《闽都记》说,福清县最早的县治就选择位于灵鹫峰之山麓,认为是“龙之山”。
连江主山

      连江县的主山是龙祭山,位县北钦平下里。宋代《三山志》引《丹阳驿道记》云:“武陵溪径,龙祭潭昔有龙有孕其中,樵采不入者百年。明代《八闽通志》云:”冈峦如龙,祭水夹涧而下,故名。明代《闽书》云:“有潭曰五峰”可见连江的龙祭山,峰峰有瀑布,条条瀑布有深潭,潭深有潜龙,所以龙祭山名符其实。

      罗源主山

      罗源县的主山是凤山,在县治后重上里。《名胜志》云:“县治之背山,山势耸起,两翼舒展,故以凤名。”而罗源县也因此有:“凤城”之别称,县城所在的镇叫“凤山镇”。

      闽清主山

      闽清县的主山是台山,位于县西南一里,交通十分便利。据明代《八闽通志》云:“山势平衍,县之主山也。”《福州府志》云:上有石塔,又名石塔山。“登上台山,山下梅溪水缓缓流过汇入闽江,放眼望去,闽清县城尽收眼底,山上现在建有许多座南洋式的别墅,成了一处旅游区。

     永泰主山

      永泰古称永福县,主山是摩笄山。原派由建瓯、邵武越尤溪至永泰支分出,大如奔虬,小若促浪,由东北来,为是山绵延达三十余里。《名胜志》云:“其影落于监湖,方如首笄,故名。”随着历史古迹新发现与景点的新开发,如今在新编修的《永泰县志》中,把高盖山列为第一名山。它位于大洋乡棋杆村,山高1187米。《环宇记》云:“常有紫云盖之,而山又极高,故名“高盖”。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山上东西两石室建有道观,即名山室,道书称第七福地。五代十国闽王封之为西岳,后唐天成二至四年(927—930年),赐额“名山室”,可见高盖山受帝王的重视。山上还发现一千多年前唐代石雕的“男性观音”成了珍贵的文物。

      平潭主山

      平潭是个岛县,主山是君山,位于主岛海坛岛的最高处,海拔434.6米,远远望去,像一只大坛子浮在海波上,故平潭县又有“海坛”之别称。因君山上常年云雾缭绕,故“君山插云”成了平潭十景之一,登上君山可俯瞰平潭全岛,春夏之交,岚气氤氲;秋冬海天晴朗,崇台观日。如今盘山公路已通往君山顶,君山上林木苍翠,海浪万顷,极目无垠,海风送爽,随着平潭海峡大桥不久将开通,君山又将成为一处城市海岛登临的好去处。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