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闽都文化 >> 正文

解放溪:五四北城市新“绿带”

2011-03-23 09:21:23来源:福州日报

解放溪加快整治进度。

      核心提示

      解放溪位于晋安区,全长8800米,目前宽15米~20米,流经鹅峰、东园、井店、溪里等9个村(社区)后汇入琴亭湖。园后溪到琴亭湖入口处河段已砌筑驳岸,其他河段均为自然驳岸。

      解放溪同样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享誉中外的福州木雕创作发源地就在溪边。然而,经历多次台风侵袭,解放溪一度淤泥堆积、垃圾横生。如今,我市加大内河整治力度,解放溪也成为全市重点整治的12条景观河之一,即将成为五四北的城市新“绿带”。

      解放溪贯穿五四北的新嘉小区、中嘉建筑工地、君临香格里、三木家园、亿力名居、蓝山四季、山姆小镇、枫丹白鹭、中天翡翠城等9个小区和希尔顿大酒店(工地),承担着市区北部新店片区的主要排涝任务。解放溪上游有4条支流,下游有3条支流,由北向南一直连接到琴亭湖,未整治前自然驳岸多,杂草丛生,垃圾横生。

      福州木雕工艺品创作发源地

      晋安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内河管理站站长张国平告诉记者,解放溪原先是新店镇的几条小溪流之一,宽4米~6米,水深1米~2米。然而,就是这么一条小溪却有自己独特的故事。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因大批木雕艺人在此结伴依溪而居,发源出享誉中外的福州传统手工艺木雕。清朝后期,这一带知名木雕艺人多达30多人,柯传灿、柯世赐、柯世仁、柯昌贺、柯培盛和俞运科等把始于佛像和建筑物件的雕刻艺术发展成为独立的木雕工艺品创作,使木雕从庙堂走向民间。他们采用龙眼、黄杨、樟、楠等硬质树木做原料,不拘泥于“古董”,而运用圆雕、浮雕等技法,经过锯料、打坯、修光、磨光、染色、上漆、擦蜡、装牙眼等10多道工序,制成人物、动物和各种陈列品、插屏等工艺美术品。

      2000年左右,由于琴亭高架桥的架设和大利嘉路的开通,以及附近楼盘和商铺的开发,我市将解放溪进一步开挖成排洪主干河流,承担五四北一带的排洪、泄洪的任务。

      如今,解放溪既是在建的琴亭湖的主要支河之一,也是北峰山脉的泄洪河道,一头是五四北相对高端的住宅小区,另一头则“牵”着琴亭湖。2008年,市政府出资1300万元,贯通连接并整治整条河道,并将其纳入市区管理。近年来,经过历次台风暴雨的侵袭,如今解放溪的大部分河道淤积严重,最深的地段达3米左右。

      现状:部分河段堵塞严重

      记者昨日在解放溪蓝山四季河段看到,此处河道有十多米宽,五六米深,河堤都是石砌土坡,有不少行人沿河散步,是目前整治较好的一段。随后,记者在位于中天翡翠城和新店镇政府之间的河道看到,一台挖掘机正在进行清淤工作,河床里的淤泥发黑发臭,一边的驳岸上植被破坏严重,大片黄土裸露着。张国平告诉记者,由于周边小区的生活污水直排到河里,解放溪已不见当年溪水清澈的模样,平时河道内水流较小,部分河段泥沙堆砌,河床裸露。

      居住在中天翡翠城的李女士告诉记者,2005年“龙王”台风袭击福州,内涝严重,五四北成了一片泽国。2007年,在对解放溪进行初步整改后,内涝情况有了很大缓解。“听说今后,解放溪沿途将全线贯通,还有公园可浏览观光,可以一直徒步走到森林公园,真是太好了!”李女士充满期待地说。

      将打造成五四北城市“绿带”

      “解放溪将打造成五四北的城市‘绿带’,建成后与晋安河、光明港景观带连接,形成长达20公里的城市内河景观带。”晋安区建设局局长陈金光表示,今年晋安区委托市规划设计院和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解放溪进行景观设置,前后进行四次评审,目前基本完成设计方案。根据方案,首先为改变目前河道污水状况,此次将采取梯次河床,并在中下游设四个活动拉水闸,保证一定的水流量,形成多层次多色彩的绿化景观廊道;其次要全面进行清淤和截污,将污水截到市政污水处理厂,留下清澈的山泉水,提升沿河两岸人居环境;在此河道两旁设立步行街道,打通9个隔断的围墙,两岸都须退5米~10米,变成公用绿地,沿途设置5个景观带,在保留上游原始粗犷的生态景观同时,打造中下游“山绿水清城美”的精致景观效果。

      据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水工结构工程师罗波介绍,今后解放溪将重点拓宽改造安置区上游、文体公园、秀峰公园、琴亭湖口、君临香格里等5个景观节点,计划将这5个节点建设成宽50米~130米的滨岸公园。其中,在安置区上游,拟在崇福寺一段挖建一个锅底型的湖,集蓄水、沉淀、补水等功能为一体,配建绿化带、游步道、休息亭等。此外,新店溪沿岸建筑还将进行立面改造,尽可能与内河沿岸景观融为一体。(记者 谢薇/文 廖云岚/摄)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