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闽都文化 >> 正文

闽侯岭东村村民自发修建庐隐纪念堂

2011-04-07 10:00:12来源:福州日报

庐隐纪念堂

      和冰心、林徽因并称“福州三大才女”的庐隐,头顶上的光环却远没有前两者耀眼。她一生坎坷不平,36岁因难产离世,却留下了近两百篇不朽的篇章。今年2月15日,庐隐离世76年之后,在她的家乡闽侯县南屿镇岭东村,村民们自发为其修建了纪念堂,以此来告慰先人。近日记者来到庐隐纪念堂,听当地村民讲述庐隐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和纪念堂有关的故事。

      今年62岁的黄光新是庐隐的堂侄,在这个只有黄氏一族的村落里,每一个黄姓人都与庐隐(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有着至亲的血缘关系。在黄光新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岭东村南部一座墙面斑驳的老宅前。黄光新告诉记者,这座始建于明代的老宅就是庐隐的故居。庐隐生在这里,这里也是今年2月份刚刚落成的庐隐纪念堂所在地。

      清明期间,岭东村庐隐纪念堂内香火鼎盛,岭东村众村民和很多慕名而来的游人来到庐隐纪念堂,祭祀这位才女。

      今年2月15日,岭东村鞭炮声声、锣鼓齐鸣,村民们将庐隐与其先人——明代尚书黄镐的塑像迎进春节前修缮完毕的庐隐纪念堂。“其实,村民们早就想将这座老宅修缮一下。”庐隐的堂侄黄光新告诉记者,这座老宅始建于明代,没修缮前,屋顶上的瓦片都已残破不堪,下雨时还会漏水。

      记者看到,这座老宅坐东朝西,面积约有500平方米。从东至西,依次建有门楼、前回廊、天井、左右回廊、主座等,八字形翼墙和单檐歇山顶的门楼,仍隐隐透着官家气派。厅堂正面设有神龛,龛前还保存有横案桌。“没有修缮前,我们一直觉得愧对先人,毕竟这里走出了庐隐这样的才女。”黄光新说,虽然庐隐3岁离家之后就再没回过岭东村,但是当地村民并没有忘记她。在这个只有黄氏一族的村落里,能够诞生庐隐这样一位才女,是黄氏宗亲的骄傲。

      同是庐隐宗亲的黄金俤告诉记者,当地村民早就有了修缮庐隐纪念堂的想法,只是前几年一直苦于没有资金。直到去年,终于让村民们等来了机会。“祖坟迁移补偿经费1万元,同乡的生意人黄建成捐了1.3万元,村里的村民又凑了1万多元,这钱就有着落了。”黄金俤说,总共3万多元的经费,让村民们修建庐隐纪念堂的夙愿终于实现。

      记者看到,庐隐故居已被按照原貌修复,门口红色的横幅上,“魂归故里”四个大字格外醒目。屋内的大厅里,供奉着庐隐和黄镐的塑像。

      相关链接

      才女庐隐死于难产

      庐隐,1898年5月4日出生在南屿镇岭东村。在她出生的那天,她的外婆去世了。迷信而又受丧母之痛打击的母亲从此认定庐隐是“不祥之人”,年幼的庐隐一出生就与母亲温暖的怀抱无缘。3岁那年,她的父亲高中举人,举家迁往湖南。自那以后,庐隐便再也没有回过岭东村。

      1919年,庐隐以旁听生资格,进入北京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就读,刻苦勤奋的庐隐入学一学期后即转为正式生。在校期间,庐隐开始文学创作。1920年2月19日,她的处女作《“女子成美会”希望于妇女》刊登在《晨报副刊》上。1921年2月,她首次以“庐隐”的笔名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在庐隐短暂的一生中有过两次婚姻,第一任丈夫是她的福建同乡郭梦良。1922年夏,庐隐与郭梦良在上海成婚。然而好景不长,婚后不到两年,郭梦良病逝,留下了庐隐和他们10个月大的女儿。1930年,庐隐和小她8岁的青年诗人李唯健结婚。此后的四年,庐隐度过了她一生最幸福的时光。1934年5月,庐隐即将临盆,因为生活拮据,她没有去医院待产,而是花十几块钱请了一个助产士,不幸遭遇难产去世,年仅36岁。(记者 徐小杰 文/摄 通讯员 曾致远)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