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闽都文化 >> 正文

网上热“晒”榕城美

请上福州新闻网(http://www.fznews.com.cn)观赏

2011-04-21 09:49:06来源:福州日报

清理后的白马河 网友“西瓜的西”摄

日新月异的福州 网友“不成器”摄

白马河步行道 网友周天亮 摄


      这是一场无组织却步调一致的网络行动。

      一群网友不约而同拿起手中的相机,拍下榕城美景新貌,传上网络。一传十、十传百,榕城网络掀起一场“行拍热”。自3月底以来,福州新闻网(http://www.fznews.com.cn)上已有上百个相关帖子,500多张不同视角照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它们或展现秀美风光,或拍摄城市地标,或记录城市建设进程……

      谁在拍咱榕城美景?又是什么驱动着网友们的行动?连日的采访中,记者看着网友们的照片、听他们诉说照片背后的故事,感受到了一座城市与居住其间的市民之间的浓厚情感。

      一组网帖引发的“行拍热”

      3月21日,福州新闻网论坛“好摄旅游”版块出现了一组帖子,名为《“行走者看见的福州”——白马河风光》。“白马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已如期完工,沿河的木栈道已经建成,人们从魅力四射的西湖、左海,可步行至鸟语花香的闽江公园。我沿着春天的白马河,看到了福州内河令人陶醉的风景线,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帖子中,整治后的白马河静谧洁净,倒映着木栈道、绿树,呈现出一幅“小桥流水”般的水乡景致。帖子一登场便得到多达4页、数十名网友的跟帖追捧。

      发帖者名叫周天亮。3月26日,他在福州新闻网发布了第二组照片,包括闽江公园等12处福州公园风景。2天之后,周天亮发出了第三组照片,取景福州众多地标建筑和在建重点项目的施工场景。3月28日,据福州新闻网统计,这3组照片的点击率突破8000次,近150名网友跟帖回复。见其人气火暴,福州新闻网便在首页开出“摄眼看福州”专栏。

      周天亮是一名年过六旬的退休教师,昨日记者通过网络与他取得联系。退休后,周天亮拿起相机,穿梭于榕城的大街小巷,边走边拍。拍下第一组照片缘于一天晚上的见闻。当晚,他路过白马河公园时,看到一群老年人在夜幕中练习腰鼓。绿树、凉风、舞蹈,如此景象,让他颇为感动。第二天,他就拿着相机沿着白马河拍下这组照片。“白马河整治后的变化太大了,干净了、绿了、美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在这里走走坐坐、锻炼身体、聊聊天,多么舒服惬意。”

      由此,周天亮决定以行走者的姿态,记录下福州的各个角落,并发到网上供市民欣赏。于是,在他的镜头下,我们看到白马河的绮丽风光、西湖的幽静恬美、闽江畔的渔歌唱晚,我们还看到万达广场的现代摩登、地铁建设的如火如荼……

      受他启发,很快,众多的“周天亮”们现身网络,同样的姿态、不同的角度,网友们一路走、一路拍。其间,福州新闻网在首页以专栏形式连载网帖。不到1个月,福州新闻网涌现出上百篇同类网帖,粗略统计有超过500张照片密集出现。它们以市民的视角,或图或文记录着变化中的福州。

      每个人都有一个福州印象

      翻阅网帖不难发现,每个网友眼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福州。连日的采访中,网友们讲述了他们眼中的福州印象。

      网友“西瓜的西”,女,土生土长福州人,已在福州新闻网发帖8篇。在她的镜头里,福州是个有着浓浓人情味的城市,是“我们的家”。白马河畔,绿树间的空地上,焦点落于欢快起舞的老人们,在画面右下角,2个小孩相倚而坐定睛看着老人舞姿;白马河的另一角,树荫下、石桌前,市民三五成群,围于桌前,下棋、观棋;另一侧,一个白发老人与红衣女孩一同站在健步器前,老人神态专注,女孩动作俏皮,相映成趣。

      现实中,白马河公园整修之后,“西瓜的西”的父母将锻炼场地从西湖换到了这里,每逢周末,她常陪父母到此转悠。因此她对此变化深有感触,在网帖中她写道:“白马河公园内的树木盆栽错落有致,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粼粼波光。清流淙淙,绿色环绕的木栈道吸引了许多市民漫步健身,感受着整治一新的原生态白马河。早晚时分,不少老人在公园的空旷处锻炼身体,票友聚会唱上几曲。改造后的白马河公园就像姑娘梳了新发型,又整齐又漂亮。”

      而在网友“昼夜星光”的镜头里,白马河是个古老、浪漫而文艺的地方。上面蔚蓝的天空,中间茂盛的绿树,下面碧绿的河水静静流淌,定格成一帧安静的画面;河畔,一座方形青瓦灰砖旧屋临水而立,一排翠竹掩映;窄窄的河面上,一艘小船划过,船夫手持竹竿插入河底,用力一撑,河面上荡起涟漪波纹……

      在帖子中,他串起自幼经历感悟白马河:“小时候住在三坊七巷中的塔巷,记得是跟哥哥第一次去的环城路(今天的白马路),那时古城墙还在。在我儿时的脑海中形成了对白马河的印象:古老、娴静。稍大一些,我知道原前锋歌舞团和省艺校等文艺和文化单位都在白马河沿岸。那时的印象,她就是条拥有浓浓文化氛围和优雅艺术气质的河。近年来,白马河附近衍生出好些拥有浪漫格调的咖啡店和酒吧。一入夜,灯光在水里婆娑起舞,古老的白马河释放出另一种魅力。我对她的第三个印象就是浪漫。”

      网友“不成器”,男,河北石家庄人,2003年退休后随儿子来榕,已在福州定居8年。这8年正是福州飞速发展的时期,于是他的照片中满是近年崛起的地标与宏大的城市架构。五四路、华林路一带,密密麻麻的高楼在鸟瞰的视角中呈现出海浪般的层次,省电力大楼居于画面正中,如同引航的巨大帆船,带领百舸千帆争流远航;浦上大桥,由桥面向上斜望,粗大的钢梁斜插入天,巨大力量感油然而生;铁路工地,视线与地面平行,3名工人挥起大锤,在天与地间开出一条飞奔之路;以白云、高山为景,聚焦于海峡会展中心,建筑如同飞蝶振翅欲飞……他说:“速度、力量和美,在福州这些年的发展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一有空,周天亮就骑着电动车在城市里转悠,用镜头记录城市的变化。他常翻出以前的旧照与新拍的照片进行对比。看着看着,他说自己脸上常会泛起笑容,为福州的变化而感慨。“你看,现在的福州发展多快,现在的福州多美。生活在这里的人多幸福!”

      身为外乡人,“不成器”也有同感。“以前爱拍花鸟,后来看着城市一步步发展起来,我决定改拍城市。”于是,为了拍摄五四路的繁华景象,他爬上五四北的山,在半山腰俯视城市;为了拍摄湾边景致,他顶着烈日骑行,趴在草丛里,拍下一岸花草葱郁、一岸高楼林立的对比图像;为拍摄铁路工人施工图景,他平躺于地上,抬头按下快门,抓到工人挥锤瞬间。

      当我们的城市日新月异地变换着容颜,建筑高了、路宽了、设施变好了、城市变美了,居住其中的市民收获着激动与幸福。这就是他们行动的动力,这一张张照片是他们回赠给这座城市的礼物。(记者 陈宓 卓文俊)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