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对接产业转移 建设福州新市区
旗山森林温泉度假村规划效果图。
棋磐寨获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创新能力有效增强,城乡面貌富有魅力,生态环境宜居优美,民生保障更加和谐。这短短的五句话,概括了未来闽侯作为福州新市区的全貌。
根据福州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部署,闽侯全县上下在“十二五”期间,把将闽侯打造成为福州新市区作为未来五年工作的抓手。一座崭新的福州新市区正一步步在福州市的西南角崛起。
闽侯,地处福建省福州市西南侧,呈月牙形拱卫省城,总面积2136平方公里,总人口79万人(含上街大学新区)。闽侯素称“八闽首邑”,是“中国橄榄之乡”,闽侯境内的 “昙石山史前文化”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
依托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充满活力的闽侯正在崛起。全县上下紧抓福州市实施“东扩南进西拓”战略的有利时机,朝着“打造福州新市区”的新目标前进。
2010年,闽侯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9亿元,比增19.8%,增速名列福州市第1位、福建省第2位;工业总产值487.55亿元,比增34.9%;财政总收入40.39亿元,比增3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43亿元,比增40%。闽侯位列2010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市)第6、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第1、县域科学发展十优县(市)第3,是全省唯一荣登“三榜”的县域。
五月的闽侯,生机勃勃,商潮涌动。作为对外经贸活动的重要载体,闽侯精心构筑招商会暨橄榄节这一平台,凭借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和明显的地缘优势,通过宽领域、高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闽侯已成为全国外商投资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
美丽的闽侯欢迎您,开放的闽侯迎接您!
打造与新市区相符合的产业体系
东南汽车停车场。
戴姆勒生产线。
2010年11月23日,闽侯青口投资区传来喜讯——东南汽车产量达104318辆,销量达102123辆,产销双双首次突破10万大关。福建终于有了年产突破10万辆的汽车企业!
跳出闽侯谋发展、求跨越。“十一五”期间,闽侯利用福州市区实施“东扩南进西拓”战略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承接福州城区拓展,全力打造福州新市区。
打造新市区,经济当先行。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由青口投资区、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福州南屿生物医药园和机电产业园构筑的“两区三园”,已成为闽侯重要的产业发展平台和新经济增长区域,汽车、机电、工艺、食品、建材、轻纺等产业群不断发展壮大。数据显示,2010年,仅青口投资区、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业产值就达300多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近七成。“三园两区”成为带动闽侯经济强劲发展的“发动机”。
如今,在闽侯青口投资区,一座全新的海西汽车城正强势崛起,已有福建戴姆勒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和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2家整车厂,以及各级配套厂商180多家。今后,闽侯将全力推进东南汽车三期、四期建设,以东南汽车和戴姆勒汽车整车厂为核心,引进一批汽车产业配套的电子、空调、发动机、变速箱等项目,进一步推动戴姆勒、东南汽车加快发展,同时带动电子、轻工等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力争汽车产业年产值实现280亿元。
在第三产业方面,闽侯县加快建设海峡农副产品市场、汽车文化广场、苏宁电器等大型物流市场,加快推进奥特莱斯、甘蔗滨江新城等一批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兴建光明温泉、闽都民俗园等重大旅游文化项目,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结构提升。
打造与新市区相衔接的园区载体
海峡汽车文化广场效果图。
海西园效果图。
在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福建乾达重型机械有限公司重型车间的建设如火如荼。作为全省重型机械设备的“龙头老大”,这个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的车间建成后,一批批重型港口机械将从这里走向世界。而且,随着该公司600多亩制造基地的建成,一个全省重型机械制造基地将在这里“横空出世”。
闽侯县坚持把大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依托现有园区集中力量进行产业链招商,大力引进现有主导产业相配套的上下游项目,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支撑。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福州南屿生物医药园和机电园成为闽侯重点打造的高新产业集聚区。
与福州市区隔江相望的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面积12.35平方公里,发挥大学新区高校的科研和人才优势,主要引进高新产业、总部经济、研发机构,目前已有27个项目落户。预计5年内园区落户企业将达200余家,产值将达1000亿元。
位于旗山脚下的福州南屿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规划面积12.87平方公里,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成长性是其全新“名片”,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对台合作基地、科技服务中心、研发创新基地,南屿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将成为福州市承接生物制药产业和精密机械、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根据计划,3~5年内,这里将建成科学规划的示范区,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的核心区。
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共有79家企业落户,其中58家企业已建成投产。海源机械、乾达机械、升达冶金等企业的入驻,为闽侯机电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打造与新市区相融合的基础设施
5月1日上午,备受市民关注的甘洪路解除交通管制,10时起允许车辆通行,比原计划工期提前3个月完成建设任务。甘洪路拓宽改建工程起于杨桥路和洪山桥交叉口,终于闽侯荆溪镇永丰村,全长约4公里。这条路是目前联系闽侯县城与福州市区的重要通道,工程竣工后,将改变原先狭小破旧的道路环境,同时对于顺接东北三环与杨桥路,美化福州西大门、加快闽侯城市化步伐有重要意义。
在工业实力日渐雄厚的同时,闽侯城市建设也在全面提速,基础设施、商贸物流、近郊旅游等快速发展,绕城高速、向莆铁路、三环路、新南港大桥等一批交通重点项目建设齐头并进。
抓好县城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闽侯按照现代城市化的标准来规划建设,打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样板。目前,闽侯县城新区江滨路、员工公寓、艺术学院等项目已建成,科技中心、文化中心、市民广场将力争在今年建成。政务服务中心、江滨湿地公园将在今年动建,滨江新城城市综合体建设的步伐也会进一步加快。县城改造项目完成后,将有效提升县城的人居环境,大大提升闽侯县城形象。
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成为海西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现代化农副产品交易平台。全球最大的品牌折扣店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和苏宁物流大型基地、荆溪光明谷温泉、闽都民俗园等项目的建设步伐也进一步加快。
打造与新市区相匹配的城市形象
近年来,按照“福州新市区”的定位,闽侯县高起点做好全县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实现与中心城区在设施上对接、功能上互补、配套上共享,逐步把闽侯建设成为功能全、形象美、品味高的福州新市区。
青口、荆溪是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两镇紧邻福州市区,区位优势明显。以推进小城镇建设为契机,青口加快医疗卫生、星级酒店、体育娱乐中心等生活配套设施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全速推进起步区中央公园、文体中心等30个续建、新建项目,打造宜居宜业的汽车新城。
荆溪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温泉资源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目前正全力打造成福州西部的后花园,以休闲度假居住、现代物流为主的宜居宜业的山水新城。目前,荆溪镇正加快北江滨路(荆溪段)、新城新区中路等5条道路的建设。“十二五”期间,闽侯朝着“五城一区”(青口汽车城、上街大学城、南屿科技城、南通物流城、甘蔗新县城、西北部生态农业示范区)的空间发展格局迈进,着力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商贸物流集散地、科技文化发展高地、自然和文化旅游目的地、宜居宜业新市区。(记者 吕路阳 徐小杰通讯员 陈宗兴 王立强 陈建鋆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