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之上的咏叹
——映象千年文化古村林浦
题记:就连地道的福州人也不见得知道,南宋王朝的挽歌,居然是在这名不见经传,但依山靠江面海的小村庄里唱响的。(林那北)
林浦,位于南台岛东北端,北临闽江,南靠九曲山,沙渚点缀河浦间,胜迹星布九洲闻——其文物古迹名闻遐迩,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林浦就已被列为福州市旅游景点之一,成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说起林浦,人们迷恋于它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脱口而出的尽是这座村落的名片:中国最小的帝王行宫——宋帝行宫泰山宫、文天祥操练水师的练兵台、朱熹讲学的濂江书院、“七科八进士 三代五尚书”的科举奇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南伬、古闽越人留下的祈雨岩画、唐代瑞迹古寺、宋代断桥、清朝皇帝赐建的“尚书里”石牌坊、进士木柴坊、清末巨贾林寿熙古宅……而濂江书院外墙上的旅游景点分布图则更形象地展示了林浦30多个著名景点错落有致的分布,让人不由感叹: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千年文化古村落……
平山福地 宋帝悲歌
在文物保护小组组长林修长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泰山宫,只见大殿大门上的“平山福地”四个字苍劲有力。泰山宫历经千年依然气势恢宏,同行的几位村民满脸自豪,迫不及待地强调这是宋代皇帝住的地方。虽然是落魄君王流亡至福州的落脚地,但村民仍然因拥有一座帝王行宫而倍感荣耀。
王美仙是当地一个普通村民,同时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景点解说员。她一听说有客到访就赶了过来,大气还没喘完便娓娓道来:“南宋时,首都临安失陷后,益王赵昰、广王赵昺浮海南下,从邵岐码头登岸,驻跸林浦。当年五月,年仅十一岁的益王赵昰在福州登极,设平山阁为行宫。不久,文天祥等忠臣从温州赶来,福州一时成为南宋朝廷抗元救亡的中心。到了元朝,为纪念宋朝末君臣,林浦百姓在民族压迫中秘密地将南宋皇帝和文武大臣化身为神,将行宫改为社庙,以供奉泰山的名义将‘大宋’供奉在宋帝的行宫里……”王大姐如数家珍地介绍着泰山宫的每段历史、每个细节。
林浦的绍岐码头,是《福建通史》上记载的当年南宋末年君臣们南逃登岸的地方。站在如今修整一新、据说曾是文天祥等将领们操练水军的石砌平台上,极目远眺,连天江水,翔鸥掠水,飞檐上古老的铃铛在风中幽幽响起,很容易让人滋生“念天地之悠悠”的情怀。
濂江书院 朱熹传道
来到泰山宫,必定顺道迈步濂江书院,二者仅一墙之隔,却恍若两个世界。相传当时朱熹及其弟子黄干等都曾在这里传道授业,书院因而声震八方。
濂江书院虽面积不大,但结构精致,古朴清幽,极具匠心:有回栏,有曲径,有假山及小溪,有开门见山水的主楼,也有深藏不露的偏厢。主楼“文昌阁”就是朱熹讲学的地方。至今我们还能看到“文昌阁”正前方平台上陈放的宋代文物“笔洗石臼”以及“濂水龙腾”、“文光射斗”的宋代石栏碑刻和书院门口照壁上朱熹题刻的“濂江书院”四个大字,这一切生动再现了当年文风昌盛的景象。明朝时林氏宗亲就出了以林元美为首的“七科八进士”和以林瀚为首的“三代五尚书”,这是隋唐开科取士一千四百多年以来绝无仅有的一家。据记载,自宋朝崇宁二年至清朝光绪二十一年近800年的历史中,林浦共出了18个进士,其数量之多,可谓科举佳话。
安南伬乐 皇室遗音
相传安南伬源于异邦。大唐盛世,古安南国使者到长安进贡礼品时都要一路吹吹打打,长安百姓甚是欢喜。南宋末年,跟随益王赵罡南逃福州的宫廷乐师把这种异国音乐传授给当地民间艺人,而后又广泛吸收当地闽剧音乐,演变为现在的安南伬。
安南伬常用的演奏乐器主要有打击乐、管乐、弦乐等,乐队由鼓点指挥,唢呐为主奏,三弦、椰胡、逗管等为协奏。有趣的是,之前到访遇到安南伬乐队例行排练,竟发现协奏的乐器中还有大提琴,这让同行的朋友都颇感好奇。林浦安南伬乐队的第八代传人林仁华介绍说,安南伬传承过程中也需要有新的元素不断融入,除了大提琴,他们还尝试加入其它西式乐器作协奏,以摸索新的曲乐风格。
安南伬历经风霜后曾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调复出。1982年,林浦安南伬入选福州市民间音乐代表队,参加福建省第二届“武夷之春”音乐会和福州市首届农民音乐演奏会,荣获演出二等奖。同年,福建省广播电台特别为林浦安南伬乐队录音并制作成节目向海内外作实况演播。随后电视剧《林则徐》剧组专门聘请林浦安南伬参与演出,以渲染林则徐幼年福州看花灯的热闹气氛。1985年,日本长崎市中日友好访华团来榕访问,林浦安南伬参加中日友好联欢会演出,获得日本朋友的高度赞誉。1990年省、市文化部门把林浦安南伬列入《福州市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项目。1994年,林浦安南伬乐队应邀为出席亚太地区民间民族音乐研讨会的各国专家、学者演奏传统曲牌,引起国际友人的浓厚兴趣。2007年,林浦安南伬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老百姓喜欢上了这种具有异域风情的音乐,它已经成为这个区域标志性的民俗文艺品牌,而且成为民俗文化表演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届福州陈靖姑民俗文化节上都能看到安南伬乐队如痴如醉的表演。每当乐声响起,即见路人挽手相依驻足欣赏,无不沉浸在这雍容大气的皇室遗音中,令人宛若穿越了时空……
千年古村 焕发新机
随着福州城市发展"东扩南进、沿江向海"步伐的加快,林浦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已不是当年城里人眼中的穷乡僻壤了:一条巨大人工河——碧波荡漾的林浦河在村子正前方铺展开去,这里每年都举办龙舟赛。与林浦仅一河之隔的就是目前国内最大单体会展中心之一的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不远处,省科技馆新馆、超五星级酒店中庚大酒店也正在建设中,从旁而过的三环快速与林浦大桥、鼓山大桥交相辉映,人们已在期待和想象这片区域未来的美好样子。
林浦村民敏锐地捕捉到其中蕴含的商机,在当地市政、园林、旅游、文物等部门大力支持下,集资创办了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让林浦人既兴奋又焦急--如何借此东风加快推进林浦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如何在文化保护与开发建设中寻得平衡点,如何在传承保护中实现跨越发展?这是一个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再探索、再创新、再跨越的过程,目前旅游码头建设正在完善中,10多条游船已投入使用,河中沙渚正开发农家乐休闲游,周边餐饮业也在跟上,预计今年"五一"期间能够开业迎客。村民说,万事开头难,他们一定会紧紧抓住这个机遇,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旅游之路,向世人展示林浦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