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地名荟萃集趣
2012-06-21 11:16:46来源:文化生活报
以植物为名的
花园路——在鼓楼区安泰街道、延安中学
麦园路——在仓山区仓前街道,麦顶小学、烟台山、仓山电影院、梅坞、观音井、师大附中等等在此附近,曾名文革路。
梅亭路——在鼓楼区,向西可通洪山桥,向东可通梅峰宾馆、左海公园西大门
桂香街——在鼓楼区东门塔头街之东,可通康山、东岳岭。
桃枝岭——在晋安区的岭头,可通鼓岭,因岭上丛生桃枝竹而得名。当地山歌唱道:“桃枝岭上喷灌花,人工降雨哗啦啦。来年满山缀柑桔,一片红云赛朝霞。”
花巷——在鼓楼区东街街道。宋朝时巷里出了一位姓李的名人,官任漳郡守,乡人以为“荣华”,因“华”与“花”通,故名花巷,曾名红花巷。
桂枝坊——在鼓楼区安泰街道的河沿。唐朝时坊里陈去疾晋京考试登第摘桂,而坊得名桂枝。
荔枝园——在今省立医院后,原华侨大厦间,与旗汛口、仙塔街相通,古时有荔枝园而得名。
竹榄里——在仓山区上渡街道,向西可通洋洽、严复公园,向东可通龙潭角。古时江沿长满丛竹。
枣园里——在鼓楼区华大街道。
茶亭——在台江区茶亭街,古时有茶亭庵,庵里和尚在门口设茶摊免费供出城入城过路行人。
菜园里——在晋安区东门,过去这里是一片蔬菜种植地,菜农把收割的蔬菜肩挑进东门入城卖给居民。曾名向阳巷。
水仙弄——在台江区双杭街道。
梧桐弄——在鼓楼区东街。
柳桥——在鼓楼区,西向可通福州大学、洪山桥。曾名向荣巷。
梅坞——在仓山区仓前街道。明朝时广种梅花,十里飘香。
桑树兜——在鼓楼区水部街道。古时种植桑树,供福州养蚕缫丝。曾名永红巷。
茶园山——在鼓楼区杨桥中路,西通洪山桥、金牛山公园,东通东街口。上世纪曾在茶园山发现宋代古墓。
茶园路——在晋安区新店,过去这里山麓辟有茶园而得名。
茶中路——在台江区茶亭中段。
菖蒲街——在仓山区临江街道,曾名菖蒲墩。
竹园里——在仓山区仓前街道。
柳宅横巷——在鼓楼区水部街道。
槐荫里——在仓山区仓前街道。曾名光明路。
竹树弄——在鼓楼区安泰街道。
荔枝树下——在台江区苍霞街道,曾名正义支路。
茶叶弄——在台江区洋中街道,曾名东升二弄。
小花园——在台江区新港街道,曾名干劲里。
竹排前——在台江区瀛洲街道,曾名八间排。
菜园墩——在台江区后洲街道,曾名迎新街。
梅花道——在仓山区临江街道,曾名中洲巷。
桂香义井——在鼓楼区东门,曾名岩松弄。
花亭仓——在仓山区仓前街道,曾名红星东路。
玉兰谷——在仓山区建新镇玉兰村。
竹屿——在晋安区竹屿村,有邓拓祖祠。
梅岭——在晋安区宦溪。
杨树垄——在马尾区亭江牛项。
大树下——在鼓楼区鼓屏路屏山公交车站对面,旧称大木臭下。
茶荣里——在台江区茶亭,曾名红桥弄
以动物为名的
渡鸡口——在鼓楼区西门,曾名前进路。
卖鸡弄——在鼓楼区安泰街道。
金鸡山——在晋安区东门外,现辟有金鸡山公园。
猪牙弄——在台江区后洲街道,曾名新光三弄。
杀猪弄——在台江区帮洲街道,曾名学军一弄。
野猫弄——在仓山区仓前街道,曾名文革四弄。
马口——在台江区洋中街道,可通茶亭、洋中亭、延平路。
马尾街——在马尾区,曾名八一六街。
走马山——在仓山区下渡,曾名东仁弄。
跑马场——在仓山区,解放前系外国人赛马的场所,解放后曾辟为人民体育场。
马革道——在鼓楼区水部街道,曾名红阳弄。
白马路——从台江区工业路红旗饭店口向北至杨桥东路口。路西有白马河。
马鞍——在鼓楼区铜盘路西端马鞍村。
马厂街——在仓山区上渡,曾名文革支路。
象园路——在晋安区,与长乐路、国货路、六一路、连江路相通。
鳌峰路——在台江区瀛洲,有鳌峰大桥南北跨闽江,西通台江、东通鼓山。
牛头巷——在仓山区下渡,曾名先锋中路。
牛眠山——在仓山上渡,曾名阳山三支路。
春牛亭——在鼓楼区东门,曾名三八弄。
麒麟弄——在鼓楼区南街街道。
鲎杓弄——在台江区后洲街道。
猴弄——在仓山区下渡,曾名先锋南路。
虾虫莫弄——在台江区双杭街道,曾名反修三弄。
鹅头凤岭——在仓山区上渡街道,曾名岭后路,白泉庵。
鹅仔支弄——在台江区义洲街道,曾名向阳弄,南与白马桥相通,西与宁化支路相通。
鱼钩弄——在台江区洋中街道。曾名八一七南路八弄。
羊肉弄——在鼓楼区安泰街道。
鸟弄——在台江区洋中街道,文化宫后门对面。从弄口到路面连开好几家鸟店,出售白鸽、黄雀、莺哥、麻雀、白老鼠等。
鹭岭里——在仓山区上渡,古时岭上栖息许多白鹭鸟而得名。
虎节路——在鼓楼区华大街道,北可通西湖,南接三坊七巷、东街口。
降龙赛——在晋安区宦溪乡降虎岭上,是福州出城的北大门,有古驿道通连江、罗源,往北直通浙江温州。
虎婆奶河沿——在鼓楼区杨桥东路双抛桥对面,元帅路北向,河沿岸上因建有虎婆奶宫而得名。
虎扒——在晋安区牛项村。
虎哨——在晋安区日溪乡汶石村。
虎 ——在马尾区亭江镇前洋村。
白鸽弄——在鼓楼区东街街道。
鲤鱼庙——在台江区新港街道,曾名红日庙。
龙岭顶、龙岭脚——在台江区双杭街道,曾名战斗山。可与上杭街、延平路相通。
小龙秋、大龙秋——在鼓楼区南街街道。
攀龙道——在台江区帮洲街道,曾名实践二里。
龙头村——在晋安区新店北。
龙庭境——在鼓楼区水部。
龙腰——在鼓楼区北门屏山西北角。
白龙一弄二弄——在台江区苍霞街道,曾名闽江支路、白龙桥。
龙峰里——在仓山区仓前街道,曾名红星东路八弄,龙峰境。
龙山巷——在鼓楼区鼓东街道。
龙津一巷、二巷——在台江区新港街道,曾名创新一弄、道士弄。
凤山里——在仓山区临江街道,曾名金光里、工农三弄。
风岗里——在仓山区建新镇三十六宅。
凤到楼——在台江区帮洲,曾名学用三弄。
凤凰池——在鼓楼区西门外洪山镇,东通西二环,西通洪山桥、金牛山公园。
凤山——在晋安区新店。
凤江、凤冠——在仓山区建新镇东方村。
凤坂——在晋安区鼓山镇。
凤村——在仓山区盖山镇吴凤村。
凤尾——在鼓楼区洪山镇凤湖。
凤洋——在马尾区亭江镇白眉。
凤窝——在马尾区琅岐岛。
五凤——在铜盘路,因有五凤山而得名。西端山下有林则徐墓,横碑刻有“五凤来翔”。
老鼠山——在晋安区日溪乡。
鸭母山——在晋安区日溪乡。
象园——在晋安区国货路,东通连江路,西通六一路,北连王庄。
象洋——在马尾区亭江镇。
象峰——在晋安区新店镇。
象山——在鼓楼区左海公园后门象山隧道。
象山里——在仓山区仓前街道,曾名巷下路。
狮头山——在马尾区琅岐岛。
蛇岭——在晋安区宦溪乡。
猫头山——在晋安区宦溪乡。
猴柴上——在晋安区红寮乡。
鸡冠山——在晋安区红寮乡。
金鸡翼——在马尾区。
乌龟山——在马尾区。
鸡笼山——在仓山区城门。
以金属为名的
金山——在仓山区建新镇,是新开辟的万人商住区,设有金山公交车总站。
银湘铺——在台江区八一七南路文化宫对面小巷。
铜盘路——在鼓楼区,东至三角井,西至马鞍通三环路。
打铁垱——在台江区五一路南新港街道,曾名红日路。
斗街——在台江区帮洲。
金垱街——在台江区新港街道,曾名图强街。
铸锣巷——在台江区洋中街道,曾名先锋三弄。
铸鐤环——在台江区学军路,解放前是铸造铁锅的地方。
打铁里——在鼓楼区东街街道,曾名打铁弄。
金锋里——在仓山区仓前街道,曾名中越六弄,东越东路四弄。
分金弄——在台江区茶亭,曾名红立四弄。
打银弄——在鼓楼区东街。
银店弄——在台江区茶亭,曾名红辉三弄。
铁线弄——在台江区洋中街道,曾名更生一弄。
洗银营——在鼓楼区南街街道,与三坊七巷通。
金斗浦——在台江区帮洲街道,曾名大兴二路。
金源巷——在台江区双杭街道,曾名兴元二弄。
铁坑山——在台江区。
铁扒山——在马尾区。
以名人为名的
状元街——有两条,一条在仓山区建新镇洪塘乡,因明朝时乡中翁正春高中状元而得称,街旁现存状元府故居。另一条在五一南路,清朝时路东侧村中的王仁湛高中状元而得名。
乃裳路——在台江区帮洲街道,前身是万侯街,紧靠洪武道,是闽清会馆所在地,系爱国华侨黄乃裳讲学之场所。民国三十六年5月13日,福州市参议会为纪念乡贤,把万侯街改名为乃裳路。
洪武道——在台江区帮洲街道,是纪念明朝初洪武年间朱元璋派汤和领兵攻打福州元兵登岸之处。
肃威路——在鼓楼区鼓西路。民国十二年(1923年),萨镇冰为福建省长,曾集资重建一条巷中中路。因萨镇冰曾任海军总长、海军临时总司令等职。1921年曾兼代国务总理,被授为将军府肃威将军,故此路被命名的萧威路。路里保存有古庙裴仙宫,是纪念北宋仁宗时代关心民众疾苦的一位幕客周简洁而建的。
元帅路——在鼓楼区双抛桥对面,宋时为纪念唐朝一位在安史之乱中,坚贞不屈,英勇牺牲的乐师雷海青而建的一座元帅庙,后路便以庙而名。
圣君弄——在台江区下杭路南侧。弄里明朝时建有一座纪念宋朝闽清县为民除害治病的乡贤张慈观而建的圣君殿,故弄以庙而得名。
王庄——在晋安区,与福马路、六一路相通。清初,明降将耿继茂以靖南王身份进驻福州,他把当地田园、民房圈地拆迁作为兵营,故老百姓称这地方为“耿王庄”,简称“王庄”。
祭酒岭路——在鼓楼区西门外凤凰池到长春铺之间。相传五代时,王延翰继承王审知即位为闽王称帝。他整天不理朝政,过着花天酒地的腐败生活,于是他的兄长(任建州刺史)王延禀派人带了一封信到福州,劝他不要为非作歹。王延翰看后大怒。决定毒死他哥哥派来的使者,当使者辞别王延翰要回闽北建瓯时,王延翰便令国子祭酒(负责礼宾的官员)湛温,前往西门外的一座高安山上备酒钱行,(古时福州送别官员、亲人多在此下船远行)准备把毒药放在酒里暗害使者。这时,湛温心想,假如毒害了使者,不但兄弟之间结下仇恨,而且会发生全闽内战,给人民带来灾难。于是他便决定将那杯毒酒自己喝下,放走使者。后来福州人民为纪念湛温,便把高安山改为祭酒岭。湛温的墓就埋在山上,遗憾的是,解放后居民大量建房时墓被毁弃。
则徐大道——在仓山区白湖亭北,是福州的南大门,为纪念民族英雄林则徐而命名,并在三叉路口开辟“则徐公园”,耸立一尊林则徐全身铜像。
花园路——在鼓楼区安泰街道、延安中学
麦园路——在仓山区仓前街道,麦顶小学、烟台山、仓山电影院、梅坞、观音井、师大附中等等在此附近,曾名文革路。
梅亭路——在鼓楼区,向西可通洪山桥,向东可通梅峰宾馆、左海公园西大门
桂香街——在鼓楼区东门塔头街之东,可通康山、东岳岭。
桃枝岭——在晋安区的岭头,可通鼓岭,因岭上丛生桃枝竹而得名。当地山歌唱道:“桃枝岭上喷灌花,人工降雨哗啦啦。来年满山缀柑桔,一片红云赛朝霞。”
花巷——在鼓楼区东街街道。宋朝时巷里出了一位姓李的名人,官任漳郡守,乡人以为“荣华”,因“华”与“花”通,故名花巷,曾名红花巷。
桂枝坊——在鼓楼区安泰街道的河沿。唐朝时坊里陈去疾晋京考试登第摘桂,而坊得名桂枝。
荔枝园——在今省立医院后,原华侨大厦间,与旗汛口、仙塔街相通,古时有荔枝园而得名。
竹榄里——在仓山区上渡街道,向西可通洋洽、严复公园,向东可通龙潭角。古时江沿长满丛竹。
枣园里——在鼓楼区华大街道。
茶亭——在台江区茶亭街,古时有茶亭庵,庵里和尚在门口设茶摊免费供出城入城过路行人。
菜园里——在晋安区东门,过去这里是一片蔬菜种植地,菜农把收割的蔬菜肩挑进东门入城卖给居民。曾名向阳巷。
水仙弄——在台江区双杭街道。
梧桐弄——在鼓楼区东街。
柳桥——在鼓楼区,西向可通福州大学、洪山桥。曾名向荣巷。
梅坞——在仓山区仓前街道。明朝时广种梅花,十里飘香。
桑树兜——在鼓楼区水部街道。古时种植桑树,供福州养蚕缫丝。曾名永红巷。
茶园山——在鼓楼区杨桥中路,西通洪山桥、金牛山公园,东通东街口。上世纪曾在茶园山发现宋代古墓。
茶园路——在晋安区新店,过去这里山麓辟有茶园而得名。
茶中路——在台江区茶亭中段。
菖蒲街——在仓山区临江街道,曾名菖蒲墩。
竹园里——在仓山区仓前街道。
柳宅横巷——在鼓楼区水部街道。
槐荫里——在仓山区仓前街道。曾名光明路。
竹树弄——在鼓楼区安泰街道。
荔枝树下——在台江区苍霞街道,曾名正义支路。
茶叶弄——在台江区洋中街道,曾名东升二弄。
小花园——在台江区新港街道,曾名干劲里。
竹排前——在台江区瀛洲街道,曾名八间排。
菜园墩——在台江区后洲街道,曾名迎新街。
梅花道——在仓山区临江街道,曾名中洲巷。
桂香义井——在鼓楼区东门,曾名岩松弄。
花亭仓——在仓山区仓前街道,曾名红星东路。
玉兰谷——在仓山区建新镇玉兰村。
竹屿——在晋安区竹屿村,有邓拓祖祠。
梅岭——在晋安区宦溪。
杨树垄——在马尾区亭江牛项。
大树下——在鼓楼区鼓屏路屏山公交车站对面,旧称大木臭下。
茶荣里——在台江区茶亭,曾名红桥弄
以动物为名的
渡鸡口——在鼓楼区西门,曾名前进路。
卖鸡弄——在鼓楼区安泰街道。
金鸡山——在晋安区东门外,现辟有金鸡山公园。
猪牙弄——在台江区后洲街道,曾名新光三弄。
杀猪弄——在台江区帮洲街道,曾名学军一弄。
野猫弄——在仓山区仓前街道,曾名文革四弄。
马口——在台江区洋中街道,可通茶亭、洋中亭、延平路。
马尾街——在马尾区,曾名八一六街。
走马山——在仓山区下渡,曾名东仁弄。
跑马场——在仓山区,解放前系外国人赛马的场所,解放后曾辟为人民体育场。
马革道——在鼓楼区水部街道,曾名红阳弄。
白马路——从台江区工业路红旗饭店口向北至杨桥东路口。路西有白马河。
马鞍——在鼓楼区铜盘路西端马鞍村。
马厂街——在仓山区上渡,曾名文革支路。
象园路——在晋安区,与长乐路、国货路、六一路、连江路相通。
鳌峰路——在台江区瀛洲,有鳌峰大桥南北跨闽江,西通台江、东通鼓山。
牛头巷——在仓山区下渡,曾名先锋中路。
牛眠山——在仓山上渡,曾名阳山三支路。
春牛亭——在鼓楼区东门,曾名三八弄。
麒麟弄——在鼓楼区南街街道。
鲎杓弄——在台江区后洲街道。
猴弄——在仓山区下渡,曾名先锋南路。
虾虫莫弄——在台江区双杭街道,曾名反修三弄。
鹅头凤岭——在仓山区上渡街道,曾名岭后路,白泉庵。
鹅仔支弄——在台江区义洲街道,曾名向阳弄,南与白马桥相通,西与宁化支路相通。
鱼钩弄——在台江区洋中街道。曾名八一七南路八弄。
羊肉弄——在鼓楼区安泰街道。
鸟弄——在台江区洋中街道,文化宫后门对面。从弄口到路面连开好几家鸟店,出售白鸽、黄雀、莺哥、麻雀、白老鼠等。
鹭岭里——在仓山区上渡,古时岭上栖息许多白鹭鸟而得名。
虎节路——在鼓楼区华大街道,北可通西湖,南接三坊七巷、东街口。
降龙赛——在晋安区宦溪乡降虎岭上,是福州出城的北大门,有古驿道通连江、罗源,往北直通浙江温州。
虎婆奶河沿——在鼓楼区杨桥东路双抛桥对面,元帅路北向,河沿岸上因建有虎婆奶宫而得名。
虎扒——在晋安区牛项村。
虎哨——在晋安区日溪乡汶石村。
虎 ——在马尾区亭江镇前洋村。
白鸽弄——在鼓楼区东街街道。
鲤鱼庙——在台江区新港街道,曾名红日庙。
龙岭顶、龙岭脚——在台江区双杭街道,曾名战斗山。可与上杭街、延平路相通。
小龙秋、大龙秋——在鼓楼区南街街道。
攀龙道——在台江区帮洲街道,曾名实践二里。
龙头村——在晋安区新店北。
龙庭境——在鼓楼区水部。
龙腰——在鼓楼区北门屏山西北角。
白龙一弄二弄——在台江区苍霞街道,曾名闽江支路、白龙桥。
龙峰里——在仓山区仓前街道,曾名红星东路八弄,龙峰境。
龙山巷——在鼓楼区鼓东街道。
龙津一巷、二巷——在台江区新港街道,曾名创新一弄、道士弄。
凤山里——在仓山区临江街道,曾名金光里、工农三弄。
风岗里——在仓山区建新镇三十六宅。
凤到楼——在台江区帮洲,曾名学用三弄。
凤凰池——在鼓楼区西门外洪山镇,东通西二环,西通洪山桥、金牛山公园。
凤山——在晋安区新店。
凤江、凤冠——在仓山区建新镇东方村。
凤坂——在晋安区鼓山镇。
凤村——在仓山区盖山镇吴凤村。
凤尾——在鼓楼区洪山镇凤湖。
凤洋——在马尾区亭江镇白眉。
凤窝——在马尾区琅岐岛。
五凤——在铜盘路,因有五凤山而得名。西端山下有林则徐墓,横碑刻有“五凤来翔”。
老鼠山——在晋安区日溪乡。
鸭母山——在晋安区日溪乡。
象园——在晋安区国货路,东通连江路,西通六一路,北连王庄。
象洋——在马尾区亭江镇。
象峰——在晋安区新店镇。
象山——在鼓楼区左海公园后门象山隧道。
象山里——在仓山区仓前街道,曾名巷下路。
狮头山——在马尾区琅岐岛。
蛇岭——在晋安区宦溪乡。
猫头山——在晋安区宦溪乡。
猴柴上——在晋安区红寮乡。
鸡冠山——在晋安区红寮乡。
金鸡翼——在马尾区。
乌龟山——在马尾区。
鸡笼山——在仓山区城门。
以金属为名的
金山——在仓山区建新镇,是新开辟的万人商住区,设有金山公交车总站。
银湘铺——在台江区八一七南路文化宫对面小巷。
铜盘路——在鼓楼区,东至三角井,西至马鞍通三环路。
打铁垱——在台江区五一路南新港街道,曾名红日路。
斗街——在台江区帮洲。
金垱街——在台江区新港街道,曾名图强街。
铸锣巷——在台江区洋中街道,曾名先锋三弄。
铸鐤环——在台江区学军路,解放前是铸造铁锅的地方。
打铁里——在鼓楼区东街街道,曾名打铁弄。
金锋里——在仓山区仓前街道,曾名中越六弄,东越东路四弄。
分金弄——在台江区茶亭,曾名红立四弄。
打银弄——在鼓楼区东街。
银店弄——在台江区茶亭,曾名红辉三弄。
铁线弄——在台江区洋中街道,曾名更生一弄。
洗银营——在鼓楼区南街街道,与三坊七巷通。
金斗浦——在台江区帮洲街道,曾名大兴二路。
金源巷——在台江区双杭街道,曾名兴元二弄。
铁坑山——在台江区。
铁扒山——在马尾区。
以名人为名的
状元街——有两条,一条在仓山区建新镇洪塘乡,因明朝时乡中翁正春高中状元而得称,街旁现存状元府故居。另一条在五一南路,清朝时路东侧村中的王仁湛高中状元而得名。
乃裳路——在台江区帮洲街道,前身是万侯街,紧靠洪武道,是闽清会馆所在地,系爱国华侨黄乃裳讲学之场所。民国三十六年5月13日,福州市参议会为纪念乡贤,把万侯街改名为乃裳路。
洪武道——在台江区帮洲街道,是纪念明朝初洪武年间朱元璋派汤和领兵攻打福州元兵登岸之处。
肃威路——在鼓楼区鼓西路。民国十二年(1923年),萨镇冰为福建省长,曾集资重建一条巷中中路。因萨镇冰曾任海军总长、海军临时总司令等职。1921年曾兼代国务总理,被授为将军府肃威将军,故此路被命名的萧威路。路里保存有古庙裴仙宫,是纪念北宋仁宗时代关心民众疾苦的一位幕客周简洁而建的。
元帅路——在鼓楼区双抛桥对面,宋时为纪念唐朝一位在安史之乱中,坚贞不屈,英勇牺牲的乐师雷海青而建的一座元帅庙,后路便以庙而名。
圣君弄——在台江区下杭路南侧。弄里明朝时建有一座纪念宋朝闽清县为民除害治病的乡贤张慈观而建的圣君殿,故弄以庙而得名。
王庄——在晋安区,与福马路、六一路相通。清初,明降将耿继茂以靖南王身份进驻福州,他把当地田园、民房圈地拆迁作为兵营,故老百姓称这地方为“耿王庄”,简称“王庄”。
祭酒岭路——在鼓楼区西门外凤凰池到长春铺之间。相传五代时,王延翰继承王审知即位为闽王称帝。他整天不理朝政,过着花天酒地的腐败生活,于是他的兄长(任建州刺史)王延禀派人带了一封信到福州,劝他不要为非作歹。王延翰看后大怒。决定毒死他哥哥派来的使者,当使者辞别王延翰要回闽北建瓯时,王延翰便令国子祭酒(负责礼宾的官员)湛温,前往西门外的一座高安山上备酒钱行,(古时福州送别官员、亲人多在此下船远行)准备把毒药放在酒里暗害使者。这时,湛温心想,假如毒害了使者,不但兄弟之间结下仇恨,而且会发生全闽内战,给人民带来灾难。于是他便决定将那杯毒酒自己喝下,放走使者。后来福州人民为纪念湛温,便把高安山改为祭酒岭。湛温的墓就埋在山上,遗憾的是,解放后居民大量建房时墓被毁弃。
则徐大道——在仓山区白湖亭北,是福州的南大门,为纪念民族英雄林则徐而命名,并在三叉路口开辟“则徐公园”,耸立一尊林则徐全身铜像。
作者:刘湘如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