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闽都文化 >> 正文

坐旅游观光大巴喜看福州变化

2012-10-15 11:35:13来源:福州日报

游客拿起相机拍个不停。记者  俞 松  摄

      8月1日开通的福州旅游观光1号线,线路长19.5公里,是一条串起城市十几个景点的观光线,它的开通,不仅方便市民出游,更是加快了福州打造“海西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步伐。昨日,榕城秋高气爽,记者坐上旅游观光1号线,感受榕城这几年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车上30多名市民和游客的欢声笑语中,旅游巴士从五一广场福建大剧院出发了。“福建大剧院外观很独特啊!”听到外地游客的称赞声,车上导乘员说:“福建大剧院外观设计融入了闽西客家‘土楼’的建筑风格,于2007年6月完工,是市中心的一座标志性建筑物。”

      说话间,观光车已行驶到古田路。“看,道路两边有花箱了,人行天桥上也种植了三角梅。”市民杨老伯兴奋地说。杨老伯看到的花箱不仅古田路有,市区广达路、乌山路、华林路、鼓屏路、五一路、五四路、白马路等道路两边今年都设置了新型的花箱和花池。而且今年初以来,福州市实施南二环、西北二环、三环路绿化景观提升,对五一路、古田路、东二环等道路的14座人行天桥,以及西湖公园、金山公园、金港公园等进行绿化花化彩化,总投资7.64亿元,现累计完成投资6.82亿元。

      “怪不得街道比以前漂亮多了。”杨老伯说,春夏季福州街头的开花乔木比较多,比如碧桃、福建山樱花、羊蹄甲,可秋冬季能看到什么花呢?据悉,近日福州市园林部门举行了《福州市赏花规划》讨论会。专家提出,除了赏花之外,市区还可以种植一些果树,如李子、荔枝、龙眼、橄榄树等,让榕城一年四季有景可赏。

      “赏花游之后,不妨再来个‘内河游’吧。”导乘员笑着介绍说,不光城市面貌变美了,而且市区的几十条内河也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绕城玉带”。多条内河经综合整治后,不仅水变清、景变美,而且有些内河如白马河、安泰河等还推出了“内河游”。福州市中心最大的一条内河——晋安河经过一年多施工,清淤截污、景观绿化、步行道建设已基本完工,并建成六大亲水景观平台(今后将作为游船码头)。其中,位于温泉公园旁的亲水平台是晋安河上最大的亲水景观平台,今后将作为游船码头使用,游客在这里下船后不仅可到温泉公园逛逛,还可以到温泉公园内的温泉博物馆体验区内泡温泉。

      观光巴士行驶到北大路口,有五六个人要下车,“附近就是西湖公园了,我们去转转,然后再到三坊七巷逛逛。”

      车辆途经闽江公园时,秀美的风光映入大家的眼帘,婆娑的棕榈树仿佛在向大家招手,滔滔闽江水向前流淌。车上的福州市民忍不住夸起来:“福州的闽江公园没得说,我们常来这里散步游玩。从外地来福州的游客一定要来一趟啊。”

      福州拥有闽江这么好的旅游资源,怎么把闽江游做好、让更多的外地游客来欣赏闽江的美?福州市委市政府这几年下了很大工夫,通过一系列措施,打造闽江游、三坊七巷、温泉游等旅游品牌,使之成为福州旅游的闪亮名片。

      观光巴士经中亭街、茶亭公园后回到了五一广场。“感觉还有很多风景没看呢,怎么就结束了。”车上的杨老伯说。“不用担心,旅游观光巴士2号线计划明年元旦开通,到时候可看的风景更多了,欢迎您老再来。”导乘员说,观光巴士2号线计划从屏山公园出发,行驶华林路、八一七路、乌山路、白马路、南江滨路等路段,沿途经过屏山公园、左海公园、西湖公园、乌山风景区、宝龙城市广场、闽江公园、金牛山公园等景点。

      据了解,中秋国庆长假期间,福州旅游观光1号线着实火了一把,8天里共接待各地游客6833人次,平均每天接待游客850多人次。

      城市越来越美,外地来榕游客也越来越多。今年1~8月全市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数1883万人次,比增21.7%;实现旅游总收入264.89亿元人民币,比增21.02%。今年前8个月的总游客量相当于2008年全年的游客接待总量。(记者  祁正华)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