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驾鹤去风范留人间
原福州副市长孙明实现遗愿捐出遗体
一位为榕城发展奉献了大半辈子的老人,生前立下遗嘱,并委托妻子填写遗体捐献志愿书;18日,老人病逝,他的遗愿也得以实现。这位令人敬佩、被网民评为“福州好人”的老人,就是原福州市副市长孙明。
18日12时,孙明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福州逝世,享年93岁。昨天上午,在简短的告别仪式后,孙老的家人遵其意愿,将遗体器官捐给福建医科大学,供科研使用。孙老的老伴、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玄孙女林子东老人告诉记者:“人这一辈子,能有这样最后一点用处,挺好,挺圆满。”
“老老实实做公仆,诚诚恳恳助他人”,这是孙老生前拟好要刻的碑文,也是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一生的写照。
1975年7月起,孙明任福州市委宣传部部长、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委党校校长,致力于全市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事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1985年6月,退休后的孙老仍然关心福州发展建设,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建言献策,并长期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市老年体育协会等社会团体发挥余热。
“忠厚正派,工作勤勤恳恳。”正打算写篇文章来纪念孙明的原副市长彭世柽告诉记者,2000年之后,他与孙明一起在市关工委共事。孙明非常平和、朴素,凡事不争不计较,有人找他帮忙他总是竭尽全力。
认识孙老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副热心肠。“孙老不认识我,可他没有一点架子,想方设法帮我解决问题。”回忆起20多年前的往事,今年74岁的洪吉人老人心怀感激。因为家中接连遭遇变故,当时在闽侯荆溪永丰小学任教的洪吉人申请调回福州。已经退休的孙老得知洪老师的困难后,尽力帮忙协调、安置,还帮助解决了洪老师的住房问题。
2007年9月4日,孙明和林子东两位老人共同立下遗嘱:去世后,不举行追悼会、谢绝送花圈、骨灰撒入闽江,如医院需要,遗体可解剖供科研使用。
“父亲有意捐献遗体的想法已经好多年了,但我们到2011年才知道。”孙明的儿子孙海丁说,作为子女虽然舍不得,但这是父亲的遗愿,他们会尊重和支持。2013年9月29日,当时已92岁高龄、正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孙老,委托妻子正式为他填写了“福建省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
“老伴的做法是对的。”林子东老人告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这样的人生才圆满、有意义。(记者 黄璐聪)
孙明同志生平简介
孙明,1921年10月出生于上海奉贤,1941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2月起任苏州抗日政府财经科人事股长、苏常太根据地民声报社编辑、新四军六师十八旅五十二团七连战士、九连文化教员。1942年10月起任苏中地委前哨报社记者、苏中报社编辑。1945年10月起任华中分局新华日报社地方版副主编、新华社华中总分社副主任。1946年9月起任新华社苏中九支社副社长、社长。1948年8月起任新华社华中分社、苏南分社副主任。1949年7月起任新华社福建分社主任,1949年9月起任厦门日报社总编辑、社长。1953年1月起任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1953年7月起任福建日报社副总编辑。1960年7月起任福清县委委员、音西公社副书记。1961年7月起任福建人民出版社社长、省文化局副局长。1963年7月起任新华社福建分社社长。“文革”期间受到冲击,1970年8月起下放福建建设兵团四师农场劳动。1973年11月起任新华社西藏分社社长、新华社福建分社社长。1975年7月起任福州市委宣传部部长、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福州市委党校校长,1985年6月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