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基层理论宣讲要讲好“五句话”
近年来,安徽以集中宣讲为龙头,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美好安徽·圆梦中国”“推进‘四个全面’建设美好安徽”等主题宣传教育,全省各地广泛开展了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如 “理论超市”“开放式党校”“百姓说唱团”等,深受群众欢迎。在探索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新形势下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必须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了然于胸、运用自如、深入浅出、入脑入心”的要求,讲好“五句话”,夯实基本功,切实提高理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架好政策理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
提升理论素养,讲好“普通话”。理论宣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时效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政治上保持坚定,思想上保持清醒,理论上筑牢功底,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一“看家本领”,讲好标准“普通话”,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宣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与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广大干群坚定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因此,要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增强才干的根本途径,真正做到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与方针政策了然于胸,使理论宣讲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坚持正确导向,讲好“鼓劲话”。理论宣讲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这就要求我们讲好“鼓劲话”,弘扬主旋律,增强正能量,满足人民群众思想解惑、文化解闷、心理解压、精神鼓劲、信念夯实的新需要。因此,要旗帜鲜明地宣传党和人民的立场、观点和主张,把握时度效,引导广大干群理性认识、客观看待、热忱参与,使理论宣讲凝神聚气、鼓舞干劲。
紧密联系实际,讲好“地方话”。理论宣讲只有贴近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才能引发共鸣。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要注重与安徽省情、地情紧密结合,讲好“地方话”,把科学理论融入感人故事,把抽象道理融入鲜活人物,让中央和省委精神在广大干群的生动实践中得到体现与印证。因此,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掌握不同受众思想动态,切实做到分众化推进、对象化实施,做到对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运用自如,使理论宣讲因人施教、落地开花。
回应群众关切,讲好“贴心话”。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以问题为导向才能更好把握时代脉搏。这就要求我们强化问题意识与目标导向,回应群众关切,坚持有的放矢,讲好“贴心话”,发挥好理论宣讲面对面解疑释惑、心贴心交流互动、实打实点拨明理的独特优势,践行好诠释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崇高职责。因此,要注重搜集与梳理广大干群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到既讲清楚是什么、又讲清楚为什么,既讲清楚怎么看、又讲清楚怎么办,使理论宣讲因事而化、入脑入心。
讲究表达艺术,讲好“百姓话”。理论宣讲要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创新话语体系,才能提高亲和力与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强化课堂教学基本功,讲好“百姓话”,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抽象的观点具体化、高深的道理浅显化,发挥好理论宣讲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会拉家常,会用“微言网语”,使理论宣讲深入浅出、成风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