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山东省枣庄市“一二三”工作法 推动理论宣讲提档升级

2022-09-08 09:20:10来源:“学习强国”枣庄通讯站

  2022年以来,山东省枣庄市着眼提升理论宣讲的覆盖面和到达率,探索实践“一个平台”“两种模式”“三级联动”的“一二三”宣讲工作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政策讲故事讲道理,让群众听得懂、留得下、坐得住,有效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落地生根。截至目前,枣庄市共开展各类宣讲8900余场次,线上线下受众49万余人次。

  搭建“一个平台”提质效。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宣讲平台,拓展“理论+”载体,让理论普及多形式、多触角向基层延伸。一方面立足实践阵地深入讲。枣庄市组建市、区(市)两级“8支宣讲队伍”和红色宣讲团,总人数6300余人,形成一支规模大、覆盖广、服务优的宣讲队伍,在发挥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道德讲堂、农家书屋等固定学习“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党史村史馆、党性体验馆、革命纪念馆、公园广场作为常态化宣讲场所,把宣讲课堂搬到农家院坝、田间地头、文化广场、建筑工地等基层一线小场景,将理论知识从“会场”延伸到“现场”。2022年以来,各类宣讲队伍通过“见缝插针”的灵活方式开展宣讲活动2680余场,切实把各级党委政府的好政策、好声音送到百姓身边。

  另一方面立足掌上云端便捷讲。依托“枣庄宣讲”微信公众号、灯塔-党建在线,《党建时空》电视栏目和“指动枣庄”客户端开设宣讲专栏,打造掌上云端课堂,不定期展播优秀宣讲视频,从传统“面对面”授课到“面对屏”授课,打造随时可学、随地可学的移动课堂。策划制作《鲁南红色记忆》党史学习教育读本及系列微视频、《运河支队》系列百秒微动漫等在云端平台展播,实现广大党员干部“同上一堂课,一起受教育”。市直新闻单位和各区(市)融媒体中心创作推出《百年百物》《红色讲解员》《运河烽火》《看沙画 学党史》等一批短视频、音频、H5融媒体作品,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发稿300余篇,深受基层党员干部欢迎。

  拓展“两种模式”强服务。聚焦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因材施教”原则,有针对性地确定宣讲内容和方式。采用“点单派单”精准讲。瞄准群众、党员干部等不同群体的理论需求,充分发挥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模范等“8支宣讲队伍”和红色宣讲团的作用,以实效为导向,整合资源、创新形式,不断优化理论普及受众体验,提高理论普及质量。在枣庄文明网、文明枣庄APP、枣庄市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等,发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等宣讲主题,全市各级各部门结合基层实际需求,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点单”宣讲,形成理论需求与供给之间更精准对接,打造了百姓“点单”、有关部门“派单”、宣讲团“接单”、群众“评单”的“菜单式”精准理论普及新模式,今年以来共“点单派单”1100余场次。

  创新“小戏小剧”生动讲。充分发挥文艺宣讲独特作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等融入生动活泼、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当中,结合群众性小戏小剧创作、“群众演给群众看”活动,运用莲花落、鲁南小鼓、柳琴、快书等形式开展宣传,让广大群众在享受艺术熏陶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峄城区组织庄户剧团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自编了《胜利渠精神胜疫战》《党的精神闪金光》《当疫情来临的时候》等柳琴戏、快板、歌曲文艺作品30余部,在镇村开展各类文艺宣讲活动360余次,接地气、有生气的宣讲形式广受基层群众欢迎。

  坚持“三级联动”创品牌。牢固树立“品牌意识”,以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引领理论宣传普及走深走实。市级打造“‘枣’学‘枣’讲”品牌。在梳理总结近年来全市宣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枣庄特色理论普及活动“理论政策进万家”,巧借“枣”字谐音,展现枣庄市“早”学习、“早”宣讲的特色,推出“‘枣’学‘枣’讲”新品牌,有效串联起现有的宣讲活动和理论普及活动,在连点成线中充分发挥宣讲品牌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力求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工作提供良好的品牌支撑。今年以来,创新开展送微宣讲进机关活动66场次,进一步擦亮“‘枣’学‘枣’讲”宣讲品牌。区级形成“一区(市)一品牌”格局。各区(市)结合地区特色,打造系列理论宣讲品牌9个,2022年以来开展宣讲活动8200余场次,在枣庄市形成“一区(市)一品牌”的大宣讲品牌矩阵。薛城区“薛思明理”宣讲品牌从“讲政策”到“做实事”,依托薛绒花志愿服务开展理论宣讲普及;山亭区“‘亭好的’云宣讲”探索出一条处处是讲台、人人都可受教育、时时都可增能量的“云宣讲”新路子;峄城区“‘峄’起学习”宣讲品牌拓展宣讲员队伍,邀请中小学生分享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故事,展现强国担当,在青少年学生及社会各界引起良好反响。镇(街)涵养“百花齐放”生态。各镇(街)充分利用镇域内独特资源,涵养独具地方特色、百花齐放的宣讲品牌生态,目前,枣庄市65个镇(街)共有薛城区常庄街道“山里红”、山亭区冯卯镇“田园讲堂”、台儿庄区泥沟镇“兰琪蒲公英”等130余个宣讲品牌。特别是峄城区阴平镇聚焦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结合党史宣讲、红色宣讲,创立“红色大篷车”宣讲品牌,利用“红色大篷车”便于移动的优势,打造理论政策移动课堂,同时深入挖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发挥动静相宜、互补提升的优势,在村级延展创立“红色茶棚”宣讲品牌,将理论宣讲贴近生活、融入日常,有效扩大了基层理论宣讲的覆盖面、影响力。


责任编辑: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