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正文

坚持守正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2023-08-08 09:06:19来源:兵团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报告从6个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概括和阐述,其中一个方面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只有深刻领会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守正创新的实践要求,才能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守正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创造和理论发展中总结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指针。守正即坚守正道,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不动摇,坚守正确方向、立场、道路不动摇;创新即开创新局,紧随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需求,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开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新篇章。我们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的辩证统一,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基础,创新是守正的支持保障。守正才能强基固本,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既不能因循守旧失去发展动力,也不能因盲目创新误入歧途死路。

准确把握历史方位是坚持守正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逻辑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遵循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就是因为在历史的每个关键节点,看清了所处的历史方位。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三件具有历史性胜利的大事,让我们站在了更高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只有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才能进一步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在阔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紧扣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的新课题,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坚持守正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键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立场,要坚持为人民守正创新,靠人民守正创新的人民立场。一方面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紧密联系亿万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力量,作出新概括、获得新认识、形成新成果,推动理论创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牢固树立问题意识、聚焦新时代新征程的新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只有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才能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的鲜活生命力。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守正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保证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充分发挥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最可靠的领导力量。因此,在守正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关键要做到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实现新突破,保证守正创新不偏离正道,不背离初心。守正创新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光辉结晶,体现着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丰富发展。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步前进,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还需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通过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让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守正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通过守正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守正就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但不是刻舟求剑,还要往前发展、与时俱进,否则就是僵化的、陈旧的、过时的。”这一论述辩证阐释了新时代新征程应该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避免犯下颠覆性的错误。同时,社会主义是在开拓中前进的,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作者:蒙慧 田红 责任编辑:黄晓